我我爱我家
塔山二中校本课程
目 录
历史篇
第一章 赣榆历史追溯
第二章 龙山文化遗址
第三章 齐国刀币
第四章 抗日山烈士陵园
物产篇
第一章 历史胜迹
第二章 现代胜景
第一节:塔山水库
第二节:海洲湾旅游度假区
第三章 特色美食
人文篇
第一章 徐福
第一节:初识古人
第二节:往事追溯
第三节:缅怀先人
第四节:文化探究
第二章 端木子贡
第一节:人物名片
第二节:典籍剪影
第三节:先贤圣言
第四节:于丹《论语》心得之《天地人之道》
第五节:“子贡”外传
第六节:才品聚焦
第七节:师生情笃
第八节:评估论今
历史篇
第一章
赣榆地夏以前属九夷,商属人方,西周属莒、祝其二国。战国时,先后归越、齐、楚领地。秦时置赣榆县,治于盐仓城,属琅琊郡;汉属赣榆、祝其、利城三县,分属琅琊、东海二郡。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封司徒马宫为扶德侯,置国于赣榆,赣榆县移治郁洲(今连云港市北云台山);公元280年,西晋复赣榆县。南北朝置为怀仁县,世宗大定七年间(1167年)复名赣榆县,此后元、明、清直至民初无变,先后隶属于淮安府海州、江苏省徐海道。
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赣榆先后隶属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滨海专署。1945年9月,为纪念“血洒赣榆”的符竹庭将军,赣榆改为竹庭县;1950年10月,竹庭县更名为赣榆县,隶属于临沂专署。1953年1月,赣榆县由山东省划归江苏省,隶属于徐州专署;1983年3月,江苏省撤销各专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赣榆县划归连云港市至今。
史料链接
符竹庭(1912-1943),江西省广昌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入党,历任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政治训练处主任,参加了中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1940年底,任115师教导2旅政委兼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1941年初,率部东进滨海,3月19日,亲自组织和指挥了青口战役,歼灭日伪军1600余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打通了滨海区从海上与华中、胶东的联系,为滨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1年7月7日
,为纪念阵亡战友并鼓舞斗志,符竹庭亲自踏勘选定赣榆县西部马鞍山动工兴建抗日烈士纪念塔,以后逐年扩建,使马鞍山成为全国唯一以抗日命名的山———抗日山,抗日山烈士陵园成为国内建园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园。1943年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符竹庭担任中共滨海区党委书记、滨海军区政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率部坚持斗争,英勇抗战,组织和领导抗日军民反“蚕食”、反“扫荡”。1943年1月,率部攻克鲁南重镇郯城,首创山东部队攻取县城范例。11月,以政治攻势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高超战术,智取赣榆县城,一举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而我军仅牺牲3人,负伤37人,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了极大的胜利。符竹庭将军军政双优,战功卓著,所创青口战役、海陵反“蚕食”、三打甲子山、郯城战役、赣榆战役等成功战例,先后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纪要》。1943年11月26日 | 凌晨,在反“扫荡”斗争中,符竹庭将军不幸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在赣榆县吴山区马家旦头村,遗体葬抗日山烈士陵园。1945年12月26日,为纪念符竹庭将军,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赣榆县更名竹庭县。
以下是与赣榆相关的一些古诗,认真赏读这些古诗,在了解诗歌人文背景和大意的基础上,说说你从这些诗歌中探究到哪些历史信息?谈谈这些诗歌对研究赣榆历史有何意义?看谁说得最有水准。
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
苏轼
(一)
尚父提封海岱间,南征惟到穆陵关。
谁知海上诗狂客,占得胶西一半山。
(二)
我是胶西旧使君,此山仍合与君分。
故应窃比山中相,时作新诗寄白云。
导读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五月,苏轼被任为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知州,暮秋过海州,经赣榆,作此诗。陈德任,时任怀仁(今赣榆县)县令。占山亭,亭名,故址在今赣马镇赣马中学校园内。
第一首,称道陈德任官怀仁令、建占山亭的潇洒不群。“尚父”,周武王对吕尚的称呼,意谓可尊尚的父辈。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因助武王灭商,号为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周朝建立后,被封于齐,是齐国始祖。“提封”,指管辖的封疆。“海岱”,指渤海、泰山。“穆陵关”,在山东临朐县南一百里大岘山上。《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周成王时曾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之。次句即用此典。“诗狂客”,指陈德任。陈氏亦能诗,诗风狂放。“胶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所置之郡,治高密。宋代其地为密州,辖胶西、高密、安丘、诸城、莒县,治诸城,南部与海州怀仁县毗邻。
第二首,自道曾与陈德任相邻为令,同样潇洒不群的情态。“使君”,汉时对刺史之称,后即用以称州郡长官。苏轼曾于熙宁七年(1074)至九年任密州知州,故自称为“胶西旧使君”。“合”,该。“山中相”,据《南史.陶弘景传》,南朝陶弘景隐居于句曲山(即茅山,在今江苏句容东南),梁武帝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白云”,白色的云,喻归隐。典出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这两首七绝,格调清雄放旷,表达了与怀仁令同心相应的友情。
宿怀仁县寄东海苟处士
刘长卿
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
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
伫立白沙曲,相思沧海边。
浮云自来去,此意谁难传。
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
寒塘起孤雁,夜色分蓝田。
时复一回首,忆君如眼前。
导读
唐朝诗人刘长卿的这首诗,作于任转运使判官时。当时海州领有怀仁县(今属赣榆县)、东海县(治郁州)。诗人宿于怀仁县,忆念一位在郁州隐居不仕的苟姓友人,而作此诗相寄。“婵娟”,牵引。江淹《去故乡赋》:“情婵娟而未罢,愁烂漫而方滋。”“曲”,曲折隐僻之处。“夜色”句,是说夜色象美玉一样晶莹清明。“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出美玉,日照其中,玉气上腾。这里指美好的月色。
诗为五古,用语自然,曲尽新月之下遥望沧海那边友人的相思之情。
“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此湖即艾塘湖,在罗阳一带,清代或更早干涸,当时是一胜地。
藏春亭
张耒
闻道山中贤长官,种花不肯放春还。
故知车马红尘地,催促东风不得闲。
——《全宋诗》卷一一七六
导读
此诗当为张耒游海州至赣榆时作。藏春亭,为宋代怀仁(赣榆)令所建之亭,故址在今赣马镇东一里许。《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引《俞志》:“藏春亭,在治东一里,久废。”当时怀仁令为谁,不详,或即为陈德任(见前苏轼《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导读)。
“山中贤长官”,指怀仁令而言,暗用南朝陶弘景“山中宰相”典故,谓怀仁令有大才而未得大用。
夜发赣榆道中
程枚
蜃气天边合,腥风海上生。秋潮千嶂叠,破庙一灯明。
神路遗秦迹。居民接鲁城。自怜荒夜里,何事苦长征?
作者简介
程枚,字瀛仙,一字时斋,海州人。监生。乾嘉间诗人,与凌延堪、许桂林为密友。有《饤饾集》四卷,另有《一斛珠》传奇传世。
导读
程枚此诗,写夜行赣榆道中所见之景象、古迹和民俗,颇显当时滨海小城的特色,境界寥廓而荒凉。面对车水马龙之平阔公路的今人,读之不禁会发出物换星移的感慨。
作者在“神路遗秦迹”句下自注曰:“海滨接秦山有石路入海中,绵亘断续,一望无际。称自秦始皇所造,土人谓之神路。”这是对史志所载秦皇“驱石成桥”的传说切乎民俗的解释。
观海
吴敬梓
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鹏溟流陇域,蜃市作楼台。
齐鲁金泥没,乾坤玉阙开。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称文木老人,全椒(今属安徽)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其父吴霖起以拔贡就任海州赣榆县教谕,他年方十四岁,随父宦至赣榆。自云“十四随父宦,海上一千里”。康熙六十一年(1722),其父“获罪上司,罢官回乡”而离去,次年病故。由于族中无赖之徒争夺家产,他为避开家难矛盾,只好与妻陶氏住在赣榆原宅,直至二十八岁方回到故乡全椒(见陈汝衡《吴敬梓传》),在赣榆前后生活十四年之久。他十八岁中秀才,为诸生。此后科举很不得意,三十三岁迁家南京,寄居秦淮。乾隆初,三十六岁时,安徽巡抚赵国麟荐举他上京应博学鸿词的廷试,称病不赴。为人性豪,精于《文选》,诗赋援笔立就。四十岁左右发愤创作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人争传写,誉满文坛。诗文有《文木山房集》。他是清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
导读
吴敬梓随父宦至赣榆的次年,“用力于学,已有初基”,并登赣榆县城高阁参加宴会,作《观海》诗,满座皆惊。这就是其现存的最早一首诗。
诗为五律。首联描写高阁观海仰望俯闻的景象。“浩荡”,水势浩大疾流貌;“极”,尽。颔联想象百川汇海、海市蜃楼的奇观。“鹏溟”,大鹏奋飞之大海,出于《庄子.逍遥游》;“陇域”,甘肃天水地域,代指极远地域;“蜃市”,滨海地区,因折光所形成的城郭幻景,州志载赣榆秦山数现此景。颈联进层描述横看齐鲁、纵观天地的奇想。“金泥”,以水银和金粉为泥,用以封印玉牒、诏书等,多为皇帝封禅时所用(这里指皇帝封泰山时所用);“没”,堙没,消失;“玉阙”,传说中仙人所居的宫阙。尾联抒发年轻气旺、高阁与宴的豪壮情怀。“衔杯”,饮酒。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当场写出这样境界雄阔、想象飞腾的诗来,可以看出吴敬梓出手不俗的禀赋和诗才。他就这样为连云港地区留下了一段情缘和佳话。
赴赣榆鞫狱道出海州
袁枚
出郭轻装一马驮,朔风寒月满潮河。
怕听前路烟村少,喜说吾邦麦草多。
海气作云微惨淡,天心酿雪强温和。
此行为折于公狱,暂别其如父老何。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小仓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负才名,乾隆四年(1739)试博学鸿词报罢,旋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出知溧水、江浦、江宁等县,乾隆八年(1743)改授海州沭阳县知县,所至皆著能声。年四十,即告归,作园于江宁小仓山下,命曰随园,以吟咏著作为乐,世称随园先生。为诗主性灵,才华横溢,享盛名五十年,为清诗“性灵派”领袖,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著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随园随笔》等书。
导读
袁枚的这首七律,作于任沭阳县知县时。沭阳自明洪武初,改属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改隶海州,故袁枚能以沭阳知县赴海州属县赣榆去办理案件。
“鞫(读‘居’)狱”,审问犯人,勘验讼辞。
诗人具体描述了这次路过海州赴赣榆的景象、见闻和心情,显示出此行定要公正办案的胸襟和决心。“于公”,指西汉名相于定国之父,东海郯人,治狱公正。“折狱”,谓断决狱讼。作者以于公为范,自许将不愧父老,令人想见其人。
海上
樊兆程
秦人驱石处,此日漫临流。万派鳞鳞涌,千帆叶叶浮。
天连三岛苑,日浴五云球。怆目烟波际,人生并水鸥。
作者简介
樊兆程,江西进贤县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由举人知赣榆县。缮城兴学,整治赋役,浚近海支河,潮不上侵,得田千顷。主修万历《赣榆县志》。至其去职,县人感而立“去思碑”以作纪念,后又建贤侯遗爱祠以祭祀。其诗存于县志中。
导读
樊兆程的这首五律,描写赣榆秦山岛一带海域的寥廓风光,抒发人生犹如海鸥浮荡烟波的感慨。
“秦人驱石处”,指秦山岛海域,用秦始皇驱石成桥之典。“三岛”,指神话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中仙山。“五云”,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怆目”,悲怆远眺,“并”,合一,这里有如同之意。
得王子衡赣榆书
何景明
万里一书札,逾年传帝都。窜身天地远,垂泪海云孤。
柳送燕台骏,花留汉殿凫。赤霄终道路,白发且江湖。
作者简介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正德间,官至陕西提学副使。工诗文,为“弘治十才子”之一。正德、嘉靖年间,与李梦阳致力于复古之学,极力推崇先秦两汉的散文、汉魏的古诗和盛唐的近体诗,与李梦阳、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又与李梦阳、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时天下论诗必并称“何李”。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
导读
他这首诗,为得其文友王廷相(字子衡)从赣榆寄来的书信而作,时在正德九年(1514)王廷相贬为赣榆县丞之次年。
诗中抒写逾年得其文友一封书信之不易,表露对文友遭受诬陷、被贬赣榆的同情,并且寄托暂且忍耐、终会返京的深情。词达音婉,情深意长。
登赣榆城
王廷相
海气秋偏郁,西风拍岛寒。古今同逝水,天地此凭栏。
云起连蓬阙,霞归伴彩鸾。烟波迷万里,何处是长安?
导读
王廷相在赣榆任官期间著有《近海集》,编入《王氏家藏集》,此诗即收于其集中。《重修赣榆县志》卷四将此诗归于陈愚所名下,恐误(说见王铜起、汪维懋编著的《赣榆诗词集萃》)。细玩诗意,此诗当为王氏到达贬地之后初登赣榆城楼时作。
诗写秋登赣榆城所见海天寥廓的景象和身虽遭贬而不忘思京的情怀。“郁”,忧愤在心头积聚不得发泄。“岛”,指海中的秦山岛。“逝水”,一去不返的流水,比喻流逝的光阴,出于《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蓬阙”,蓬莱宫阙,传说为神仙所居。“彩鸾”,即鸾鸟,传说中的神鸟,瑞鸟,出于《山海经·西山经》:“(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长安”,汉、唐的京城,借指明代的京城北京。末二句,化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意,抒写自己受谗被贬而心怀天下的心境。
第二章
后大堂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
后大堂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赣榆县赣马镇赣马中学院内和赣马中心小学北侧,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址中心部位在今赣马中学教学楼下,因此处曾是赣榆县古代县衙的后大堂而得名。
赣榆县历史源远流长,境内西部山区大量旧石器的出现,证明早在1.2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1956年在赣马镇后大堂发现一处距今约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赣榆境内人类活动已较为普遍。该遗址是一处文化堆积较厚、遗迹现象复杂、出土遗物丰富、文化序列较重的不可多得的史前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赣榆县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后大堂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布探沟两条,探明遗址文化层厚达6.5米,其中发现了一座城墙遗迹,早期为汉代城墙,夯土筑成,夯层明显,夯窝清晰;晚期为宋、元、名、清城墙加筑。在城墙下面,发现龙山文化的堆积厚约2米,遗物有3层。上层有汉代绳纹板瓦、筒瓦、泥质灰陶罐、盆等残片,中层有西周时期夹砂绳纹褐陶片、鬲足等,底层有夹砂陶鬼脸式鼎足、扁鼎足、盆式鼎足、鬶片、泥质黑陶竹节形豆柄、平底杯、罐把手以及挂红衣泥质红陶片,为典型的龙山文化遗迹。试掘中还发现了9个灰坑,灰坑中存有炭化稻粒,这就把龙山文化时期种植水稻的地域界限又向北推进了一大步,这是一项重要的考古成果。这次试掘中出土器物与河南的龙山文化相类似,却不与毗邻的鲁南地区龙山文化相关,这种东西横向联系,证明了华夏文明由中原向东夷地区的渐次传播。
这次发掘,是因赣马中学在遗址基础上兴建教学楼而进行的一次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不但丰富而且十分重要,是研究赣榆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重要依据。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遗存,为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4000年。龙山文化的代表特色为黑陶制品,出土文物中磨光黑陶数量多、质量精,能烧出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古代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所以也称作“黑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的出土文物除陶器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蚌器和少量的铜器,说明这一时期的先民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捕鱼,已会蓄养牲畜,冶铜技术开始出现。技术上的进步还表现在建筑上,出现了长方形的土台式建筑,这种土台是夯筑而成的,是商周时期盛行的夯土建筑的开端。表明人类已由洞居、穴居走上地面,筑屋而居。从社会形态看,已由母系社会逐步进入父系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
龙山文化遗址在赣榆境内有多处发现,除赣马镇赣马中学院内的后大堂遗址外,尚有位于城头镇青墩庙村北的青墩庙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海头镇盐仓城村西的庙台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盐仓城遗址保护范围);位于海头镇马台村东北的大台子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城头镇苏青墩村北的苏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城头镇大河东村北的大河东新石器时代遗址。
1897年12月,赣榆县人民政府公布后大堂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人认为:“后大堂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只不过还剩下个“土丘”,根本没有保护价值。对此观点,你有怎样的看法?
相关资料链接
2008年暑假,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大学生组建“龙山文化”调研团,前往“龙山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茌平县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调研,之后,队员们向当地市政协提交《关于“龙山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建议——以较场铺遗址为例》,受到聊城市政协委员们的肯定和好评。
一、较场铺遗址开发和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遗址的保护措施不当——“肥了庄稼,瘦了文物”,是一种破坏性行为。
在路上,队员们一直在问“金牛山”会是什么样子呢?来到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堆“土丘”,周围是农田,旁边还有一个积水坑。走过泥泞的土路,穿过玉米田,突现在眼前的五六米高的“土丘”就是较场铺龙山文化遗址。据考古学家对教场铺遗址钻探所知,遗址中有平面呈横长方形的古城遗址,其城址东西长约1100米(西面到仇陶村中部),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33万平方米,该城址地面已无城墙遗迹。但是队员们所站的“遗址最高点”处,周围都是庄稼地,甚至是遗址的最高点处都种上了棉花。
较场铺龙山文化遗址被文保部门列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而且遗址的堌堆断面有汉代石匣墓。但现在竟然被开垦成耕地,种上了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石匣墓已成为空壳。 遗址地面高低不平,西侧有一深约四五米的大坑,东侧则是一个沙坑,陶片、鬲足等随处可见。村民们对遗址的前景充满忧虑。一位村民告诉我们,该遗址向来无人看守,完全成了一块无人问津的荒草滩,在遗址上种庄稼也就不足为怪了。
遗址上能不能种庄稼?该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称,“在遗址上种庄稼对遗址没有影响,只要不种树就行。”、“如果把遗址全部圈起来,就会和老百姓有土地纠纷”、“不能够在遗址上盖间大房子来进行保护吧?”。队员们认为,在遗址上种庄稼,经常垦荒,会破坏草皮,造成水土流失,从而使外露的文化遗址在自然风化的作用下,破坏更加严重。
(二)遗址的文化资源宣传利用不够,造成一种浪费。
龙山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作为重要的一处古代文化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龙山文化分布范围很广,大部分在黄河流域,由于地域上的差异,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等几大类型。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址的发现和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黑陶的出土。由于制陶艺术的高超,甚至出现了陶壁只有0.5毫米的“蛋壳黑陶杯”,所以“龙山文化”也叫它“黑陶文化”。
山东是典型龙山文化的代表,仅聊城市的阳谷、东阿、茌平三县就发现了八座城址。有着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的龙山文化,很多人对此却不了解,甚至龙山文化遗址周围的村民对遗址有一种漠视的态度,龙山文化也就成为了一种名不副实的“空头文化”。当地文化部门也未积极同大学等有关文化机构联合开发得用这一文化资源,让这一文化资源滋养大学学人、学子等。长此以往,终究会造成龙山文明不能有效传承和发展,甚至消亡。
(三)遗址的开发利用尚未成熟——文物有待开放,旅游业有待开发。
茌平县文物陈列馆中收集了从大汶口文明、龙山文明、岳石文明到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的大量文物,经过考古专家复原的蛋壳黑陶和在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骨器等生活用品、祭祀用品、战争用品均在其中。由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为了加强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几道大门让文物很少公众见面,这也是造成很多人对龙山文化不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文化旅游是其中持久的品牌,对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甚至政治观念革新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当地旅游业并没有因为龙山文化遗址的招牌而繁荣起来,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二、从较场铺遗址看关于“龙山文化”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制定制度保护文化遗址
为切实地保护龙山文化遗址,政府、有关机构应该高度重视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建议制定有关制度,如规定“古文化遗址保护与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同等重要,单位、个人不得在遗址规划区内开工建设、植种庄稼”等,从而将保护文化遗址落到实处。
文物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可以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让他们定期不定期到遗址保护区所在的村居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讲解遗址保护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的自觉保护和共同维护意识。
(二)加大“龙山文化”的学习、研究和宣传。
1、高校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学校要尽快让“龙山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大学学人、学子去学习、研究、宣传,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对“龙山文化”的认同和重视,让这一丰富的文化资源滋养万千学子。推动聊城大学等地方高校要在民俗类学科、课程中加大对“龙山文化”的讲授、研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进行“龙山文化”的实地调查和研究,鼓励支持大学生建立以“龙山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和地域文化社团。以期让大学和大学学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成为一种风尚。
2、社会媒体要发挥积极的作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播媒体应积极、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管理法律法规,编制、拍摄有关龙山文化的新闻、纪录片等节目,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古文化遗址的保护意识、审美兴趣。
(三)推动形成“龙山文化产业链”。
文化产业链是经济活动的必然要求。这一产业链涉及文化、政治、经济、教育、遗址保护等各个方面,要求社会各界积极为文化遗存的保护作贡献,呼唤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资金援助,文化部门的积极探索、社会民众的参与意识。
1、政府、文物管理部门要开展普查,制定规划,建立名录、完善体系,循序渐进,全面推进地推进“龙山文化遗址”的保护,从源头上加强龙山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宣传。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应该认真开展“龙山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积极对区域内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力求摸清家底,建立“龙山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了解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对有价值的文化遗址进行保护和抢救;并且在普查的基础上,要认真制定“龙山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规划,将规划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城镇发展规划当中;充分利用文物陈列馆、博物馆等加大对遗址的保护力度。
2、传承经典,将黑陶制造艺术发扬光大。调研期间,队员们通过现场观摩“龙山文化”的代表——黑陶的现场制作,深刻领略到龙山文化的魅力。“今造古法”这是艺术家姜昆为陶元黑陶艺术有限公司题的词,在以孟令君美术设计师的带领下,该公司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为中央军委设计的建党80周年的“和平之尊”和获得第三届黑陶工艺品金奖的“岁寒三月瓶”等一系列的作品足以说明,现代黑陶制造技术在以往“修形、剔刺、画线、轧光、雕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生产出了“黑如漆、亮如镜、声如磬,高贵凝重集色彩大成于一体”现代黑陶制造艺术。只要进一步大力开发利用这里的黑陶文化,让其成为文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就能更好的弘扬龙山文化。
3、积极发展旅游业,在全省范围内开辟“龙山文化”旅游专线。
山东省有着广阔而典型的龙山文化资源,建议政协委员们提交提案,能否考虑把全省的龙山文化遗址“连在一起”,在全省推动形成“龙山文化”旅游专线,促进共同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各地积极开放文物所、陈列馆和博物馆,推介黑陶艺术产品,让公众更加全面和翔实的了解龙山文化,体味龙山文明光辉灿烂的文明史,这对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
第三章
齐国地处海滨,有山有海,史载,管仲设盐、设铁官,制农具,兴商业,便渔盐之利,很早就开始铸行货币,调剂物价贵贱,采取一系列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盐、渔、农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齐冠带衣履天下”,成为战国“七雄”之首,齐币的形制即取于渔盐狩猎地区和手工业比较发达地区的一种工具—削。由于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特有地位,齐国的货币亦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齐国刀币以它应有的形式和姿态出现在战国历史舞台上。
齐国刀币出土在赣榆县北部和山东省莒南县交界的厉庄镇河东尚庄村北名叫“沙岭”的高岗田野里。显然,出土齐刀币的地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该地东距齐人徐福故里徐福村一公里,距秦始皇东巡下驾处、饮马池、秦代造船作坊、造船工匠聚居处遗址和徐福东渡启航点均不足五公里,东部偏北就是“拱齐”村;西南边二十公里处还有春秋齐鲁会盟遗址“孔子相鲁会齐侯处”和端木子贡晒书台遗址;东南不到500米处是汉代画像石墓群。毋庸赘言,齐刀出土的地方是齐国的故土,是秦琅琊郡辖的赣榆县。遗址、古迹充分说明了齐刀的出土环境背景。齐刀币出土数量约为四十枚,出土前系成串叠起,整齐放置;分别埋在离地表约30厘米深的两处,其间相隔约为十米。分析其埋藏年代估计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后(公元前221年),因此时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度量衡、文字等,货币当然不会例外,原六国的货币必然严重贬值,有钱的齐国人留恋故国,见物生情,不甘心失去这笔财富,唯一的办法是精心埋藏起来,以等待机会。由于秦汉之际的极大动乱,刀币主人或丧亡殆尽,或无法找到藏钱的标志,只能无偿的奉献给后人了。
由于埋藏年久,粘结成块,出土时大部碎毁,但仍可明显看出其是成串规整垒叠,有绳索捆扎的痕迹,该是为人有意识窖藏。较完整可辨文字符号者,有“齐环货”、“齐之环货”和“齐返邦既环货”三种。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为刀身外部隆起高出刀柄的“四字刀”,如“齐之环货”;另一类为刀身外郭等高的“六字刀”,如“齐返邦既环货”,“三字刀”,如“齐环货”。每枚齐刀通长18厘米左右,刀身长约10厘米,刀部宽约2厘米,刀身正面模铸阳文,刀身背面上方有三条平行横凸线,中部有“上”反“卜”文等符号,刀柄宽约1.3厘米,刀柄正背面各有两条竖凸纹。刀环规整,穿径为1.5厘米。每枚重量约为50克。总的来看,刀币型制相同,均为弯月曲柄型,但版别不一。其造型美观,制作工艺精细,大样俊美,文字生动,充分体现了齐人高度的工艺水平。
赣榆出土齐国刀币,这是赣榆历史最久远的古钱出土,乃赣榆战国时期属齐国的又一确凿物证。齐国故域发现齐国钱币不仅为古齐国经济、政治和疆域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同时给徐福学的研究发展,尤其是徐福故里的深入考证,增添了极其珍贵的物证,从而更加丰富了古老赣榆的文明史库。
(一)
“环货”表示齐刀币的本身是当时的货币。据考,“六字刀”是齐国最早的货币铸品,“四字刀”为地方铸制。币文表明它是在周的诸侯封国齐域流通的,用于交换粮食、牲口等商品的货币。“六字刀”铸时为早,存世不多,可能本身币值较高。“三字刀”遗存数量较大。据此,可见当时齐国货币已具有比较发达的水平了。
(二)
“六字刀”:“齐返邦既环货”试读如下:
“齐、邦”指周之诸侯封国——齐国。
“返”指更换、交换和流通之意。
“既”指当时作为商品的粮食、牲口等,泛指农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
史料链接:赣榆旧地属齐
(一)
《史记》载:“齐威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33年)与魏王会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齐泯王十五年(公元前286年),齐“伐宋,宋王出亡”,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赣榆地域远离淮河,又在齐臣所守之南城(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以东,为齐国领土。
(二)
秦始皇陵刑徒墓出土的瓦文墓志“赣榆得”、“赣榆距”和同时出土表示死者笈贯得瓦文墓铭:“平阴”、“平阳”、“博昌”、“东武”、“邹”、“武德”、“兰陵”等一样,证实“赣榆”亦是秦置县。可知,在秦置琅琊郡的同时亦置其下属各县,“赣榆县”当为此时所置。当然,秦置赣榆县的瓦文墓志物证的揭示,绝不仅仅证实“赣榆”名称的存在自秦时起。但赣榆置县和名称的确立与否先秦无文字可考,赣榆县至今也无叫“赣榆”的具体地点;秦以后两千多年来的赣榆历史中,它却都是作为县名而出现在史册中、地图上的。郭沫若先生编撰的《中国史稿地图集》载:“战国时期(公元前291年)黄河中下游地图”中,赣榆这块土地就在齐地范围之内。战国七雄齐为首,它的疆域即在今渤海湾和陇海路之间,东濒黄海,西有泰山,毫无疑问的包括了赣榆这块丰饶的大地。汉承秦制。前汉时,在政权的设置、官吏的选拔、法律和刑罚的制订等方面,一承秦脉。《汉志》载:“琅琊郡,秦置”,辖“县五十一;东武……赣榆……”。
(三)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击荆(楚)取陈以南至平舆,置陈郡、泗水郡、薛郡,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立九江郡,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定荆江南地,立长沙郡,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虏齐王建,灭齐置齐郡,琅琊郡。谭其 骧 教授《秦郡界址考》载:“始皇既举全齐,遂裂其地以为齐,琅琊二郡。齐南括泰、岱,北临渤海,有今鲁北之平原地带;琅琊西起沂沭,东迄荣成,有今鲁东半岛之丘陵地带。”以上所指即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当年齐国旧地,被划分为齐郡和琅琊郡。赣榆地属齐国,理所当然地成为琅琊郡的一部分。
(四)
赣榆地区处齐国南疆,享山川之利,饶渔盐之富。齐人祖辈生活在神秘莫测,烟波浩渺,令人神往的无际大海之滨,航海劳作是常事,探险渡洋并非罕闻。自古齐人多方士。出身于田齐王建十年(公元前225年)的方士徐福,在秦灭齐最后统一中国时(公元前221年)已是一个远远超过而立之年三十四岁的齐国汉子,产生东渡之动因,绝非偶然;东渡试航恐怕也不止一次、两次。司马公在《史记》里特地点出飘洋过海的徐福是“齐人”也是顺理成章之笔。徐福故里至今还有一个地名成为齐之疆域的“活化石”,这就是石桥镇南遐迩闻名的“拱齐”村。该村分为“东拱齐”、“西拱齐”两庄,顾名思义,“拱”者“拱卫”也,“齐”则是指的齐国,“拱齐”村当然就是守卫齐国的重地。察看“拱齐”之地形、位置,背山面海,雄踞赣榆沿海腹部,分峙古游水大河入海岸畔,制陆控海,可下吴越,直趋燕岱,为江淮平原通向齐鲁山区的要道。
(五)
“齐”是一个古老的国度,公元前十一世纪(距今三千余年)开国君主姜姓吕尚因率氏族辅周有功而被封于齐。齐的范围由营丘(今临淄)后来一直扩到青州、沂州(今临沂),姜姓氏族则也分布到今鲁东南莒县、莒南、日照、临沭和赣榆北部的马站、柘汪、石桥等地。现今赣榆县石桥镇姜姓仍是聚居大族。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请你课后上网查找资料,整理一下中国从古至今货币演变的过程,相信你对中国货币的形成和发展会有一个全面科学的了解。
第四章
抗日山高173米,方圆数里,不高大也不险峻,坐落在在赣榆县西部黄海之滨苏鲁交界处,原名“马鞍山”,因山上有一块看上去似马鞍的巨石而得名。1941至1944年间,八路军与滨海军区军民多次在此为抗战牺牲的烈士树碑建塔,800多烈士安葬在陵园内。1944年7月7日,马鞍山更名为“抗日山”。
1942年抗日山落成老照片
抗日山是一座神圣的山、英雄的山,是全国唯一以“抗日”命名的山。赣榆抗日山烈士陵园就位于赣榆县夹山乡王洪村抗日山南坡,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全国“八大红色经典景区”之称。多年来,很多海内外人士前来瞻仰先烈,凭吊忠魂。
走进陵园,青松翠柏,碑塔高耸,庄严肃穆。1941年3月,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与山东纵队二旅联合展开赣榆战役,歼灭日伪军1600余人,扩大了滨海抗日根据地。为纪念抗战牺牲的将士,决定建“抗日烈士纪念塔”。教导二旅政委符竹庭亲自踏勘,选址赣榆县西部偏僻隐蔽的马鞍山。1941年7月7日,抗战爆发四周年之际,苏北抗日根据地在此山上开建抗日烈士陵园,1942年7月7日落成。1949年以后,党和政府又多次拨款整修护建,形成了由纪念塔、纪念亭、纪念堂、、烈士冢和东西墓群为主的大型烈士陵园。目前的抗日山烈士陵园占地600余亩,分为墓区和。墓区内有751座烈士墓,安放着800余位抗战烈士的忠骨,墓碑上铭刻着3576位抗战烈士的英名。1991年为纪念建园50周年,政府拨款新建了日本友人金野博纪念碑、八路军跃马雕塑,翻建了符竹庭将军陵寝,重修了陵园大门等。2002年7月7日
,抗日山烈士陵园建园60周年之际,县政府邀请东南大学建筑系专家又对陵园重建进行了整体设计,赣榆县全体干部群众自发捐款1600余万元,新建了景区大门、水上乐园、曲桥亭榭、集会广场、碑廊、管理大楼和两处停车场,改建了革命烈士墓、烈士纪念馆、纪念堂,完成了水、电、通讯、音响等配套设施,增加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使陵园扩建修葺一新。
1982年以来,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还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十二大红色旅游区之一的“苏鲁皖红色旅游景区”,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成为苏北鲁南地区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
纪念广场
第一坡段,主要是陵园大门和纪念广场,占地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可一次容纳1万多游人,每年清明节期间,苏北、鲁南等地数十万群众前来陵园,瞻仰先烈,凭吊忠魂,一些大型集会、纪念活动等,就是在这片广场上进行的。
小沙东海战烈土冢
第三坡段,建有小沙东海战烈土冢,冢高8.4米,安葬着彭雄、田守尧等16位抗战烈士。冢前立有三联碑。墓碑正面题“小沙东海战烈士冢”,东碑为新四军军长陈毅题词“浩气长存”,西碑为八路军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题词“英灵千秋”。 背面是当年滨海军区政治部撰写的《纪念小沙东海战烈士文》,碑文记载了新四军抗击日寇的一场英勇海战。
1943年3月16日
,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旅长田守尧率51名团以上干部,乘一艘5桅木船由苏北盐河口起锚,计划取道海上,往北绕过连云港日寇封锁区,在赣榆县柘汪口上岸,再经山东转赴延安学习。次日拂晓,船经连云港以东海面时与日寇巡逻艇遭遇。新四军果断先发制敌,敌人连死带伤慌忙后退,遁至我方轻武器射程之外,用机枪向木船猛烈扫射。敌我装备悬殊,新四军干部队只携带短枪和手榴弹,在敌人雨点般的机枪弹攻击下,木船上不断有同志负伤、牺牲。战斗从拂晓持续到下午,敌寇始终不敢再靠近木船。双方几度对峙,木船凭借风力边打边走,驶到赣榆以东黄海小沙东海面时搁浅。大家相互搀扶下船涉水登岸,追赶的3艘敌艇集中机枪火力封锁,又不断有同志倒下。彭雄、田守尧等16名同志英勇牺牲,其中包括田守尧将军的夫人陈洛莲、张池明将军的夫人张明等4位女同志。其余同志在闻讯赶来增援的八路军滨海军区部队接应下登岸获救。
彭雄等同志牺牲后,八路军115师和新四军三师分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烈士们的遗体就安葬在这里。
国际双碑
第四坡段,分别建有两座并排而立的纪念碑十分独特,一座是炮弹造型,一座是手榴弹造型。碑上刻着两位与中国人民并肩抗击侵华日军而壮烈牺牲的国际友人的事迹,一位是德国记者汉斯·希伯。抗战爆发后,希伯到滨海抗日根据地采访,报道八路军的抗战事迹。1941年11月初,日寇纠集5万余众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11月30日晨,希伯所在部队在沂蒙山区大青山与日寇遭遇,他放下笔,毅然拿起枪与抗日将士并肩战斗抗击日寇,中弹英勇牺牲,时年44岁。另一位是日本人今野博。今野博(1919—1944),日本国秋田县人,1939被征入伍,随侵华日军到梁山扫荡时被八路军115师俘虏。在我军感化和日本人觉醒联盟教育下,今野博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反动本质,发起成立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山东支部,任宣传委员。1941年7月7日,今野博宣誓参加八路军,并在《大众日报》上发表题词:“我们醒悟了,我们坚决站在革命立场上,为中日两国人民彻底解放,奋斗到底!”今野博为瓦解侵华日军做了大量工作,1944年春,今野博被日军俘获后英勇不屈,被日本宪兵司令部秘密杀害于青岛。
符竹庭将军墓
陵园山腰处有一座灰色花岗岩六角亭式建筑,这是八路军著名抗日将领符竹庭将军的墓,墓高5.2米,正面镶嵌着符竹庭的彩色铜像,铜像系熔炼30余公斤子弹壳铸成,两侧有罗荣桓、黎玉、肖华,原滨海区专员谢辉、参议高赞非等人的题词以及滨海区党委撰写的《竹庭悼文》。
符竹庭在抗战中任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政委、滨海军区政委。1943年11月,日伪军大举扫荡滨海区,妄图打通海州至青岛的沿海公路。符竹庭决定突袭被敌占领的赣榆县城,并亲自指挥战斗。11月19日深夜,他率部队埋伏在赣榆城外,等内线打开城门后,他紧随突击队冲进城,在城楼坐镇指挥。等敌人清醒过来组织抵抗时,已被压缩在城西伪旅部的中心炮楼里。在我军的凌厉攻势下,1600多名日伪军列队投降。
日伪军在赣榆惨败后恼羞成怒,1943年11月26日早晨,日寇纠集驻新浦、青口之敌偷袭我滨海军区机关驻地。符竹庭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于当日牺牲,年仅31岁。他牺牲后,也葬在抗日山陵园内。为纪念符竹庭,赣榆县曾一度更名“竹庭县”,符竹庭的名字在赣榆一带几乎妇孺皆知。
抗日烈士纪念堂
抗日烈士纪念堂,为193.5平方米的一层建筑,座西朝东。在纪念塔即将建成时,教导2旅政治部在文件箱中找到一本烈士花名册,为使烈士英名不被湮没,决定续建抗日烈士纪念堂,1942年8月开工,1943年7月7日建成。门额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馆内藏文物65件、书画150件,重要文物复制品52件,其中有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领导人与国际友人汉斯·希伯的合影,罗荣桓、徐向前、宋任穷、肖华、谷牧、陈士榘、刘西元与符竹庭的合影,彭雄、田守尧、朱爱周等烈士的遗像,杨得志、唐亮、王六生、刘西元、周贯五、梁兴初、李执中、刘白涛、华诚一等领导人所题诗、词、挽联。
纪念堂前面是一座方锥体纪念柱,柱高4.15米,是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所立,正面题:“烈士英名垂千古”七字,东面为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部的《抗日烈士纪念塔续序》,北面为朱德同志的《抗日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西面为《抗日烈士英名录》。
抗日山烈士纪念塔
拾级而上,登上抗日山顶峰,一座巍峨的烈士纪念塔矗立在蓝天白云下。纪念塔高10.4米,四面四角,塔顶是一位八路军抗日将士一手擎旗、一手持枪的戎装塑像。塔身正面“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字体雄伟刚健、气势浑厚、挺拔苍劲、铁骨铮铮,由著名书法家、当时山东纵队团长武中奇书写。
武中奇既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员,也是一位很有造诣的书法大家。武中奇当时任滨海军区抗日武装山东纵队团长,书法已很有名气。当年修建抗日烈士纪念塔时,曾遍寻当地秀才撰写塔铭,无奈秀才们书法虽然技法讲究,但总感风骨欠缺。找来找去,最后请来青年团长武中奇题写。由于要写的字体很大,找不到那么大的斗笔,就用当地山区产的一种麻扎成刷子代笔。武中奇满腔豪情,麻扎大笔饱蘸浓墨,挥洒出“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秀才们自叹弗如,赞道:“军中人才济济,何愁日寇不灭!”武老先生曾将这笔迹拓下过,1983年武中奇在北京举办的书展中就有这份拓片,后被军事博物馆收藏。
一、下面语段中划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清明节期间,赣榆县实验中学团委组织了部分初一年级新团员来到抗日山烈士陵园,举行了“缅怀先烈伟绩、重温入团誓词”活动。全体团员怀着崇敬之情,在烈士纪念碑前聆听了英雄事迹介绍,向英雄三鞠躬并敬献了花圈和花篮。②他们在团旗前重温了入团誓词,实现了履行团员义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仪式完毕后,团员们参观了抗日山的各处景观。③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又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二、回顾你瞻仰抗日山烈士陵园后的感受,结合本课了解到的抗日山浓厚的人文内涵、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不朽的丰碑”为主题,准备一次五分钟左右演讲,看谁的演讲最有感染力。
物产篇
第一章
赣榆历史久远,名胜古迹亦多。史有记载的,一说八景:夹谷胜迹,秦碑籀迹,玉带洄还,溠金螺髻,纪鄣遗城,沙河古渡,藏春池亭,紫阳桥观。一说十二景:端木书台、秦碑籀迹、丫髻听潮、吴峰望日、夹谷莺啼、兴庄夜雨、拦头丹灶、阿夜烟云、云岩曲洞、泊船锦揽、石梁仙迹、春潮酒市。现将人们熟知的八景辑录如下:
位于小塔山水库大坝西端的子贡山上,有块圆滑平整的大石名叫“端木晒书台”,子贡山原名万松山。相传春秋时期,天下分裂,各方诸侯争相称霸,连年征战,烽火狼烟。当时的鲁国非常弱小,为邻国所虎视。有一年,齐国欲兴师鲁国,鲁国上下惊动。鲁国虽小,但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却诞生在这里。孔子桃李满天下,其中有一个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的卫国人,能言善辩,有着卓越的外交天才,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为了使自己的国家不受侵犯,派子贡去齐国做说客,又从齐赴吴。子贡在去吴国的途中途经万松山,见山谷中云雾缭绕,山上松涛翻滚,乃乘兴一游,景色宜人,于是豪情大发,取笔记思,却不知天意不美,忽降大雨,子贡败兴而归。此时,天空突然放晴,彩虹半挂。惊奇之中却发现刚才端坐之石已滴水不存;子贡更加惊奇,便将湿书放置其上,书顷刻间干燥如初,后人为记念先贤芳迹,遂将万松山改为“子贡山”,将晒书台雅称“端木书台”,并镌石传世。后人有诗歌传颂:
端木书台(倪长犀)
为爱幽居好,高贤此结庐。山川留姓字,辄迹有诗书。
碑烬秦烟后,台荒鲁殿余。哲人云已徂,吾道意何如。
赣榆县驻地东约15公里的海中,有一座面积仅0.198平方公里、高程不足60米的美丽小山。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到全国各地游巡视察。他来到神山,东望大海,踌躇满志。在山上立下石碑一块。后人为了纪念他登游神山,遂改名为秦山岛。
后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县北,东侧巨海,有秦始皇碑在山上,去海百五十步,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所见东北倾石,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三尺八寸,一行十二字。”相传此碑为秦始皇命李斯篆书,字大如斗,世称斗籀。这块碑屹立海边,象一座小山峰,一半露在水面上,一半淹没在水中。
昔日这个海中小岛,山水相映,景色宜人。山上旧有碧霞宫、天妃宫,香客不绝,香火不断;山前有棋子湾,为天然避风良港;山后有栩栩如生二石人,吸引着众游客的目光。岛上树木葱郁,芳草如茵。自古以来吸引着众多骚人墨客,名医方士观赏考察,题诗作赋。清赣榆知县俞廷瑞曾写《秦碑籀迹》:三神不可即,犹见始皇碑。鸟迹留贞珉,蝌文映水湄。苍茫浮雁鹜,风雨浴龙螭。闻说秦山路,骎骎八骏驰。诗中真切地描绘了岛上文化底蕴厚重的人文景观和始皇乘车驾沿神路登山的生动景象。
沧海桑田,现在“秦碑籀迹”早已化作历史的云烟没了踪影,我们后人只能欣慰地从先人诗作中寻求记忆。
秦碑籀迹(倪长犀)
水殿埋高碣,龙雯浸大荒。字封蓬莱驿,影动翠微乡。
秋月衔山白,春潮拥雾黄。年年幽兴足,把酒吊赢皇。
史籀篆文古,秦山胜迹赊。千秋剥风雨,半碣舞龙蛇。
蜃气收青岛,虫书印白沙。相传十三字,壁立海天涯。
秦山(董杏)
长生误听祖龙来,驱石洪涛辇路开。寂寂海灵残殿在,早潮去尽暮潮来。
[作者简介]
董杏(1573—1656),字岁星,又字瀚与,号星为,系明代中期诗人董志毅之子,赣榆人。明天启二年(1622)岁贡生。好学能文,工琴,善隶篆,有时誉。崇祯十三年(1640)由休宁训导迁镇平县教谕。撰《续赣榆县志》。《嘉庆海州直录州志》、《云台山志》等录其诗。有,《遂初集》、《溟海群珍稿》、《海阳游稿》等。
[导读]
他的这首诗,讽刺秦始皇误听徐福长生不老药之说,而到秦山岛来,驱石成桥,开出“神路”,结果终不免一死。如今传为仙人送珠给秦始皇的“授珠台”空剩遗迹,只有潮去潮来依然没变。
“祖龙”,指秦始皇(“祖”,始;“龙”,人君之象。谓始皇)。“海灵残殿”,指秦山岛“授珠台”遗迹;“灵”,神。此诗讽古伤今,境界苍凉。
附一:岛西南端有一条近20里长的海积石英卵石“路连桥”,呈“S”形蜿蜒伸向岸边,于碧波中时隐时现,当地叫做神路,又称“秦帝桥”。《续博物志》载: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观日出。有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桥其色尤赤。遗迹现无,有诗为证:
海上(李商隐)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导读]
这首《海上》,当为李商隐游宦徐州时曾至海州望海而作。诗中所云“石桥”,乃指赣榆秦山岛水域的“神路”,传说是秦始皇借助神力鞭石而成;“徐福”是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仙药的方士,今赣榆徐福村相传是其出生地;“麻姑”,传说中女仙,东汉桓帝时,曾于蔡经家与仙人王方平相会,自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蔡经见麻姑手指纤细似鸟爪,自念:“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见《太平广记》六十《神仙传》)全诗四句,句句用典,融为一体,余味深长。
附二:岛上遗有秦始皇授珠台。《述异记》载:“秦始皇至东海,海神奉献于帝前,今海畔有授珠台。”清陈文述《东海古迹》诗颂此事,曰:蓬莱采药几人回,辛苦求仙海上来。龙女如花捧明月,此间曾有授珠台。
吴峰望日之景,位于今赣榆西北三十余里的吴山之上。相传唐朝有一个姓吴的老者居住在此山,后来成了神仙,还受到皇帝的封号,因此取名吴山。登吴山顶峰,东望大海,海阔天空,一轮红日从水面冉冉升起,霎时光芒四射,海面尽染,海水就象冶铁炉中融化的铁液,翻滚沸扬,光焰耀目,十分壮观。
《增修赣榆县志》引旧《志》云:“晴明寅刻,踞峰东望,日从水底浮上,光芒与波焰淬激,闪晃无定,海若炽治,日如融金也。相距不知几千万里,而视如不可逼。”倪氏则以诗语写此奇观,浮想联翩,令人神往。
吴峰望日(倪长犀)
孤嶂插云齐,沧溟入望低。曦光先失夜,曙影欲生霓。
地界扶桑北,天连旸谷西。东风如有待,日观此重跻。
[作者简介]
倪长犀(1631—1688),字六通,海州赣榆县长庄人。康熙二年(1663)中举,九年(1670)中进士。历官河南仪封(今兰考)知县、权知江西定南厅、湖北谷城知县,卒于任上。博学能文,工诗善书,尤精篆刻。诗作见《重修赣榆县志》和邑人宋逸樵所编《栎天阁诗存》。今人王铜起、汪维懋所编著《赣榆诗词集萃》录其诗三0六首。
[导读]
明清之际,有诸多诗家咏赞“赣榆八景”。倪长犀亦逐一写过,这首《吴峰望日》五言律诗,即是其一。
“曦”,日色,“曙”,拂晓,故唐韩愈、孟郊《同宿联句》云:“曦光霁曙色,景耀铄宵祲。”“扶桑”,神话中树名,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旸谷”,古称日出之处。《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汤谷即旸谷。“跻”(jī),登。
夹谷即夹谷山,位于赣榆西部。出赣榆县城青口镇西行20余公里,有一座风景秀丽的祝其山,又名夹谷山。相传春秋时鲁定公十年,孔子相鲁会齐侯于此,至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山上有数处纪念孔子的建筑遗址及珍贵碑刻。盛名久远的“夹谷莺啼”作为“赣榆八景”之一,即在此山中。
早在明清年间,每逢春和日丽,众多文人雅士慕名结伴前来登山,寻觅名胜古迹,观赏满山佳木野花芳草。他们站在孔庙附近,侧耳听去,隐隐约约似有黄莺啼鸣之声。究其“莺啼”原因,大约是夹谷山壑松涛随风呼啸,让人闻之似黄莺婉转歌唱,时近时远,若即若离。旧志说:“啼不必莺,风击石罅作莺声也。
赣榆籍人明代光禄寺正卿裴天佑登临此山时赋诗赞道:
翠微西近祝其城,齐鲁当年此会盟。幽洞云深人已去,古坛松老月还明。
却兵余焰遗空谷,罢享流风动法营。我欲登临寻胜迹,开尊东麓听啼莺。
此类吟咏夹谷山的诗作至今流传尚有二十余首,内中大多都提到“夹谷莺啼”。
夹谷(胡曾)
夹谷莺啼三月天,野花芳草整相鲜。来时不见侏儒死,空笑齐人失措年。
[作者简介]
胡曾,晚唐邵阳(今属湖南)人。唐懿宗咸通年间举进士不第。路岩为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高骈镇蜀,又召之,时南诏来书不逊,胡曾写答书,南诏屈伏,从此笺奏皆出其手。著有《九疑图经》、《咏史诗》、《安定集》。《安定集》十卷,今佚;《咏史诗》三卷存于《全唐诗》,收诗一百五十首,皆七绝,诗语通俗明快。
[导读]
《春秋》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左氏传》同年:“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这是夹谷在史籍文献上的最早记录,自然会引起古今文人的注目。
胡曾这首《夹谷》诗,写他于暮春三月来此所见花草芳鲜的旖旎景象,嘲笑齐侯因孔子指斥侏儒而举动失常、不知所措的情状,内含对孔子高山仰止的感情。“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这里特指供王侯取乐而充任优伶、乐师者。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夹谷之会中,齐国“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认为“匹夫而荧惑诸侯者”,“罪当诛”,这些人便被“有司加法”,“手足异处”。此诗则谓以侏儒取乐之风犹在,齐人只是失措于一时,而后世并未整治此风,故曰“空笑”。
胡曾所写“夹谷啼莺”,当是实景;所咏则发怀古之幽情,蕴涵对于“圣迹”古道的神往。由此而后,“夹谷啼莺”便成为后代诗人倾情传唱的“赣榆八景”之一。
夹谷山(单畴书)
光山漠漠水流清,齐鲁曾传书载牲。云暗峰头迷雁字,风从洞底变莺声。
当年玉帛留残碣,此日樵苏失旧楹。圣化亭前频徙倚,登临不尽古今情。
[作者简介]
单畴书,高密(今属山东)人,康熙进士。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进士任赣榆知县。五十八年署任海州知州。性缜密,有经济才。操守廉洁,在任无冤狱。历官大理寺正卿,后迁御史,累官户部右侍郎,官至尚书。
[导读]
他的这首七律诗,描写赣榆夹谷山的自然美景,抒发对沧桑变化的怀古幽情。“光山”,光采美好的山。“齐鲁”句,指《春秋》定公十年载“公会齐侯于夹谷,孔丘相”之胜事。“载牲”,谓陈列牺牲,准备祭祀、结盟。“云暗”句,写赣榆八景之一“云峰迷雁”;“风从”句,写赣榆八景之一“夹谷啼莺”。“玉帛”,圭璋和束帛,为古代诸侯会盟时所执,这里借指会盟之事。“樵苏”,打柴砍草的人,晋左思《魏都赋》:“樵苏往而无忌,即鹿踪而匪禁。”“圣化亭”,在夹谷山上,明隆庆间知县顾钤为纪念孔子在此相鲁会齐事而建,后毁;清康熙中知县俞廷瑞重建,为赣榆古迹之一。
兴庄夜雨,为明代赣榆八景之一,在今赣榆县海头镇兴庄。旧县志云:“兴庄夜雨,夜不雨如雨也。星月满空,声常淅沥,旦起视之,点痕在地。”
这是因为兴庄是盐业基地,村子周围土层表明含有盐质,白天太阳一晒,地面结成一层薄薄的硬皮,一到夜间地下水分上升,将地面硬皮撑破,发出雨点落地之声,破处好象雨滴痕迹。这种现象,世所少有,故为赣榆佳景。
兴庄夜雨(董志毅)
有云有雨亦难期,有雨无云那得知。午夜天边光皎洁,平明沙上点差池。
恍疑神女骖鸾过,定是神龙戏海垂。一度潮回一影灭,鸥凫无数立晴陂。
[作者简介]
董志毅(1540—1624),字子道,号望峰,海州赣榆县人。十岁能文,孝友敦笃。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历官南漳、攸县令,琼州府同知。为上官所嫉,罢归。事白,复其官,不就。终卒于乡,年八十四岁。诗存《董氏宗谱》和旧志。
[导读]
“差池”,犹参差,不齐貌。“神女”,泛指仙女。“骖鸾”,谓驾驭鸾鸟云游,用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骖鸾腾天”语意。“神龙”,神奇变化之龙。“海垂”,海边,“垂”通“陲”。“陂”(bēi悲),水边。
作者的这首七律写此奇景,充满诗情画意,浮想联翩,引人入胜。是说在兴庄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天空也无有半点云彩而能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而且早上起来还能看到地上雨点的痕迹。
拦头丹灶始是赣榆县的八景之一。为陈姓所遗,考古诸史,此地为齐所有,战国时期有陈姓之后代在此炼丹,“陈姓”意指齐人。有人谓齐人即徐福。古人亦有诗咏之:
拦头丹灶(倪长犀)
海岸一峰卷,春潮拍浪还。云根不到地,岚势已横天。
炉火千年热,寒涛百丈悬。秦皇与汉武,真觉竟茫然。
拦头丹灶(俞廷瑞)
蹑屐梯盘磴,空山草木繁。萧条栖老衲,断续听啼猿。
丹灶埋青障,璇宫付败垣。千年鸡犬尽,仙路定何缘。
赣榆东北部的泊船山(即今石桥境内的龟山),山上有丈余长大石,形似船,旁有两道白石如缆绳。每到春暖花开季节,野花烂漫,与两道白石起伏掩映,远远望去,好象一条五彩缆绳,系于船头。如果登上山顶,坐在石船上,令人有乘船荡漾于银海之感。
县人吴恩隆作《泊船山记》,附录如下:
邑之北有泊船山焉,一名龟山。山无林木,而邑中石多取用焉。其上有大石,长丈余,状类船;每于烟雨迷离之际,望若扬帆,几疑有人将乘槎赴银汉间也。旁接白石二道,少东而北,忽断忽联,时当野花历乱,随石之高下,起伏掩映,如千尺锦缆,牵画船绵亘四五里,双结卢山之麓,故其山亦名石缆山。牵画船绵亘四五里,双结卢山之麓,故其山亦名石揽山。逾石船而西下,行百余步,有石龟二,首北向。其一稍西,相传二物食人苗稼,或踪之碎其唇。其一逸去、自是更阑夜静,如闻哀号声、土人因仿其象以配之。虽其说荒诞不足信,然比而观之,则缺唇者似别具神工焉。近复樵牧不禁,石工交集、寻山之上下,恣其锥凿,乱石狼籍,若亢若隧,船几损去其半矣。夫水则资舟,龟亦水处,而皆取象于石,拖形于山,殆所谓山泽通气是生神物者欤?将以僻处寂寞之乡,无过而识者,而故辉之耶?抑或败有数,今昔殊观而不可常耶?吾甚感焉。世固有怀奇负异,一经摧折,终不克以自全者,独此山也欤哉!
“石梁仙迹”原在赣榆西部石梁河渡口,那里有各种形状的石头,有人形,有兽形,有的好象小孩骑着黑牛,有的犹如老翁鞭打着白驴,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由于这些石头的形状都是自然形成,成了赣榆的胜迹。
编后语:
虽然以上的美轮美奂的“赣榆八景”因年代的久远,岁月的侵蚀,人为地开发等诸多原因,大都已不复存在了。有的也只能是点滴残迹。然而,我觉得身为一个赣榆人,应该把它们永远的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我们这些子孙后代不要遗忘这些曾经的美丽,激发他们爱赣榆,爱家乡的热情,因为只有认知历史,才会把握和珍惜今天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才会有创造美好未来的原动力。
你能说出下列诗歌分别和“赣榆八景”中的哪一景相应吗?课后查查有关资料,了解这些诗歌的作者及诗歌大意。
(一)
仙人拔宅去,丹灶白云封。诗鼎飞鸣犬,回澜卧虎龙。
霞明抽活火,鹤老瘦孤松。欲觅栖幽处,灵岩第几层。
(二)
荒村夜未寝,聊复尽残杯。忽听雨声至,不知何处来。
一庭明月泻,千里暮潮回。起视空阶上,新痕点旧苔
(三)
盘礴西南势极嵘,盈空云物四时生。谷因圣迹成佳境,石似莺啼作好声。
远近山容存砺誓,高地树色隐旗旌。漫言衷甲祛齐计,已惹文衣到鲁营。
(四)
台已成荒址,犹然号晒书。开函攻五夜,下楗用三余。
始也惟多学,终焉悟弗如。圣贤遗迹在,吊古一踌躇。
(五)
东望扶桑纵目遥,曈曈旭日浴平潮。光浮碧海红铺锦,色散苍文彩作桥。
宿雾未收封水府,朝烟初敛露山腰。塵胸顿豁三千丈,直欲凌墟向九霄。
第二章
赣榆小塔山水库水利风景区位于赣榆县西北部塔山镇境内,距离赣榆县城17公里,修建于1958年。该风景区以小塔山水库为基础,此水库是江苏省第二大人工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农业灌溉、城镇供水、水力发电与水产养殖等多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集水面积38平方千米,最深处约40多米,总库容2.82亿立方米,可自流灌溉农田40万亩,承担着全县50多万人的生活用水。
小塔山水库西依沂蒙上余脉,东临黄海,北接赣榆最高峰大吴山,水库下游有一条长4.5公里、高38米的拦水大堤,连接两端的小塔山和子贡山,就像一条长龙锁住了上游的水流,保护着下游6个镇35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站在水库大堤上放眼望去,水库周围群山环绕,景色秀丽,沿岸青松苍翠,水面碧波万顷,山水相连,渔舟摇曳,水鸟翱翔,自然景色冠绝一方。小塔山水库水甜、景美,“享山川之饶,受鱼盐之利”,如明珠镶嵌在赣榆的大地上,熠熠生辉,是钓鱼人理想的天堂。
库区人文景观众多,历史底蕴深厚。景区距抗日山风景区10公里,紧邻二龙山风景区、刘少奇纪念室。目前小塔山风景区已列入赣榆县十一五规划,景区已有端木书台、端木书台遗址、观光亭等景点。
1992年该库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二批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2年10月17日开工,2006年7月底完成,2007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总投资1.07亿元。新建的水库枢纽工程“泄洪闸”气势恢宏,泄流磅礴,科技含量高,观赏性强。工程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题,结合水利风景区建设,使现代水利工程艺术与景区人文古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为进一步提升小塔山水库的知名度,县政府于2006年11月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2007年4月经江苏省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批准小塔山水库风景区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一、你能给下列每幅塔山水库景区拍摄的图片拟写一个雅致的名称吗?
示例
图片名称:塔影傍水
图片名称:____________
图片名称:____________
图片名称:____________
图片名称:____________
图片名称:____________
二、小塔山水库是赣榆县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之一。为了了解水库水质状况,某校组织了一次“塔山水库水质污染现状调查”的环保实践活动。下文是该校此次调查后拟写的调查报告的一部分,请你结合对塔山水库水质保护情况的了解和认识,将这份调查报告补写完整。
塔山水库水污染调查报告
塔山水库是连云港市第二大人工水库,坐落于美丽的子贡山西北侧,幽远水库的尽头是淡淡的青山和明澈的天空,点点的白帆如白鸥般在水中摇曳,清晨的朝霞染红了湖水,朦胧的晨雾中中漂来一支支洁白的鸥帆,像绽开了一朵朵的莲花;水中的鱼儿总是那么无忧无虑,忽上忽下,冷不丁来个鱼跃龙门,溅起一朵亮丽的水花!
我们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来到了塔山水厍进行水污染及其防治的调查。
很快我们发现在泄洪闸门一侧,充斥着乱七八糟的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瓶等各种垃圾,周围泛着杂草、木棒包围着泡沫,与水库景区美丽的风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哪里来的污染?我们展开了调查!
一、游客随手丢弃垃圾,产生污染
也许正是这美丽的风景,吸引了许多人来到这里游玩,他们坐在岸边,一边喝着冷饮,一边垂钓,却将喝完的汽水瓶随便一扔,甚至有的汽水没喝完就扔到了湖里。这也许正是塑料袋与塑料瓶产生的原因。钓鱼时,很多人还要洒下大量鱼饵,残余的鱼饵腐化间接恶化了水质,产生了大量泡沫!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看到,沿水库四周是村落,孩童们在水中嬉戏,牛、羊、鹅在草地上悠然散步,真是好一泒田园风光,可是在美丽的风光后,也隐藏了居民的环境意识还不强,生活垃圾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我们水库。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赣榆县城平时饮用的自来水都是来自塔山水库,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水源。“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我们共同研究了预防并治理塔山水库污染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加大环保宣传,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只有人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游客在游玩时,才不会乱丢垃圾;居民的牛羊鹅才可能远离水库,人们才不会在饮用水源中洗澡!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掌难鸣,独脚难行。一个人的意愿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万众一心,主动参与环保,才能让我们的塔山水库永远青山伴绿水,绿水绕河行。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
某年某月某日
美丽的海洲湾
一、景点特色
海州湾旅游度假区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镇境内,距市区约40公里。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拥有江苏省最大的优质沙滩,滩宽潮稳,金沙绵延,密林葱郁,空气新鲜,具备当今世界海岸旅游要求的海洋、沙滩、空气、阳光、绿色等优越条件,被誉为江苏的“北戴河”。
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充分开发利用海岛、沙滩、海潮等自然条件,把参与、娱乐、趣味溶为一体,构筑新颖、奇特、幽雅、神秘的特色旅游优势。中国赣榆海州湾旅游度假区的显著特色在于其充分参与性,让生活在喧闹都市中的游客回归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乐趣,陶冶情操。主要旅游项目有海滩采贝、戏水踏潮、槐林垂钓、秦山岛一日游等,可为游客提供海水浴、游沙滩、采海贝、吃海鲜、探神路、登秦山(岛)、听海涛、扬风帆等诸多服务。
二、景区开发
1、建设时间
1997年开工建设。
2、游乐设施
具体有水上乐园、槐林、海滨浴场、通海大道、少儿娱乐、丛林cs野战、马车观光等。
3、美誉
海洲湾旅游度假区素有“江苏北戴河”的盛名。每年都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海潮、吃海鲜、乘马车、拾海贝。
4、最近修建
2010年,为了进一步擦亮“江苏北戴河”这一名片,海头镇党委、政府决定对海州湾旅游度假区进行进一步修建,这次修建主要对旅游度假区内的水上乐园、槐林中的林荫道路和设施、海滨广场、通海大道、别墅区道路及绿化、少儿娱乐等设施,按高标准进行重新修建并新增部分景点,使其更具有海滨特色。目前,海滨广场建设工程、通海大道绿化工程正在迅速推进,水上乐园等设施的建设也正在推进之中。施工单位正在加班加点施工,确保海州湾旅游度假区7月1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三、美文欣赏
美丽的海洲湾
海洲湾,她令人陶醉,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海洲湾畔的海很美,她犹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环绕着四周。白天的渔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碧波荡漾。银白色的海鸥在海面上自由飞翔,渔船不时在海面上往来。停靠在码头的渔船像整装待发的卫队,旗杆林立,远远看去,如竹林,似迷宫,可真壮观。
海洲湾不但海美而且物产丰富。她是著名的海鲜之乡,活蹦乱跳的对虾,披着金盔甲的小黄鱼,银带似的带鱼,各式各样的贝类……丰富多彩。这些海鲜经过烧烤,香味弥漫,令人垂涎欲滴。最有名的还是大螃蟹,每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时,就是大螃蟹刚刚上市的时候,虽然价格很贵,但好多人都会去买,原因当然是因为大螃蟹味道鲜美,而且大螃蟹个大体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十肢矫健,蟹肉丰满,营养丰富,海里的大螃蟹非常受人们的欢迎。我也很爱吃我们海洲湾的螃蟹,每当螃蟹上市,就会有四面八方、许许多多的人去买,蟹市的生意可好了。
啊!海洲湾!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你的物产丰富。
教师点评:小作者选取了家乡的一个点——海洲湾的海美、物丰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
一、了解了关于海洲湾旅游渡假区的有关情况后,如果你还没去过那儿,建议你马上利用周六或周日时间,让家人陪伴或几人结伴去海洲湾感受一下那儿真实的自然风光。
二、根据自己对海州湾间接和直接的了解,上网搜集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一期以“介绍海洲湾旅游渡假区”为主题内容的宣传报。要求:图文并茂,布局合理,主题突出,内容充实。
第三章
赣榆煎饼历史悠久。孔子周游列国就是背负煎饼而行;相传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方士徐福率3000名童男童女入东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因赣榆煎饼食用方便,易于保存而成为东渡日本的首选食品。
赣榆煎饼一直被作为城乡居民的主食,全县年煎饼加工量超过4000万公斤,交易额上亿元。在县城,有1000多名妇女从事烙煎饼这一行业,另有800多名妇女带着鏊子等加工工具奔赴赣榆人集中的北京、天津、西安、大连等地烙煎饼卖。煎饼专业村柘汪镇张湖村,90%以上的农户烙煎饼,并在山东日照市岚山区设点销售,将“张湖”煎饼做成了品牌美食。
煎饼,多由粗粮制作,疏松多孔,可厚(叠层)可薄,便于与其他食品搭配,可在不同场合食用。赣榆人吃煎饼,就像新疆人吃馕,云南人吃过桥米线,藏民吃糌粑一样。可以这么说,没有几个赣榆人不是吃着煎饼长大的,现在依然有太多的人对煎饼有一种钟爱之情。有厚厚的一摞煎饼放在家里,农活再忙,也不会因做饭耽误时间,或因无暇做饭而饿肚皮。
赣榆煎饼在民间又称“摇头饼”,为何称“摇头饼”?因为煎饼吃起来劲道较强,南方人一般吃不惯。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一科技干部下放到赣榆工作,吃惯白米饭的他面对难“啃”的煎饼,由于食法不对,拿起就嚼,结果是撕咬费力,嚼得两腮齿骨痛,他给煎饼起了个“雅号”叫“摇头饼”,现在赣榆各大宾馆饭店已把其作为名点推出,赣榆人招商引资时,在推荐地方特色时总不忘向别人介绍一下“摇头饼”。
煎饼的吃法太多了,一般都用其卷各种各样的菜肴。只要你能想到的,大概都可以卷进去。最经典、最普遍的吃法,当属煎饼卷大葱了。拿一块煎饼对折几下,放上大葱,抹上豆瓣酱或甜面酱,鲜嫩、水灵、味道十足。但实际上的确就作为稀饭、干饭之类的东西一样,就是一个承载体,可以把任何食物放进去,而且煎饼有一个十分突出的好处:不需要容器。就是说,我可以用煎饼卷着葱呀、肉呀,然后去串门,一边走一边吃。而且煎饼还可以作为长期的干粮,不容易坏。
现在出现了机器煎饼、鸡蛋煎饼(烙出来的煎饼小),还有切割好、十分脆的商品煎饼,但是我们大多还是认准之前的手工煎饼,因为机器作出来的就是没有那个味儿!
泥溜子,盛产于黄海滩涂的低质贝类,甲壳软体动物,其状黑糊糊圆溜溜,有纽扣大小,别看它进化低级,其貌不扬,味道却十分鲜美,声誉显赫,现在已扬名海内外,出口创汇已经是它的家常便饭了。
盛夏季节,无论是专职的渔民,还是外地的观光的游客,都会到海滩上捡泥溜子,捡泥溜子是一种享受,既能游戏海滩,亲近大海,又能多有收获。届时,人们头顶明媚的阳光,脚踏海滩的细沙,脚掌顿感温润舒适,被溅起的水花带给您无尽的凉爽,人们相互嬉闹着,捡到大的和多的泥溜而呼喊和惊叹着,享受着大自然美妙的同时又有了丰收的喜悦。
泥溜大致有三种做法:其一是水煮(熟吃),其二是呛拌(生吃)其三是腌成咸泥溜,延长食用时间。
档案史料记载:赣榆的甜闷瓜,创产于清朝乾隆年间,一种古老的酱菜制品手工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年间,山西太原人金洪运来赣榆青口开设酱园,发觉当地农村特产“稍瓜”(菜瓜)既可生吃,又可熟食,为广开财源,遂用自产面酱腌制初步加工的“稍瓜”,经多次反复翻晒腌制两月而成,取名“甜闷瓜”。
“甜闷瓜”自问世以来,久享盛名,据传乾隆下江南路过徐州,旅途劳顿,水土不服,山珍海味,难开胃口。地方官吏一筹莫展,没曾想奉上赣榆“甜闷瓜”后,乾隆食之,食欲大增,精神大振。其后逐年贡奉皇室,故又称“贡瓜”。
甜闷瓜选用优质稍瓜(越瓜)为原料,日晒夜露酿制而成。其特点:一是配方独特,制作精细,色泽澄黄,透明发亮,清脆鲜嫩,咸甜适宜,口感清淡润滑,色味具佳;二是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富含可降低胆固醇的EPA牛磺酸,能增食欲、助消化、降血脂、美容健体,长期食用延年益寿,是理想的美味菜肴,又是馈赠亲友的理想佳品;三是生熟食皆可。调拌生食,方便可口;热炒熟食,味香更浓。有一种传统吃法: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配以仔鸡炒成“鸡瓜菜”,热菜凉吃,食多日而质不坏,味不败。
久负盛名的瞿家狗肉,源于二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时期。相传孔子率弟子端木子贡周游列国,一日来到琅琊郡土城,时值寒冬腊月,孔子师徒饥寒难耐,子贡循着一股奇异的香味寻觅以屠狗为业的瞿家,瞿家老少遂以最拿手的狗肉款待客人。孔子食后,赞不绝口,连称此乃旷世美食。自此,土城瞿家狗肉名声鹊起。瞿家狗肉在利用家传秘方的基础上,以健康、无病、农家所饲养的草狗为原料,所制作的狗肉具有肉质鲜亮,气味浓香,回味无穷之特点。狗肉为高级滋补食品,具有低脂肪、高蛋白,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几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凭借其质量及信誉,在全县乃至市区,已经家喻户晓,成为赣榆一大特产。《本草纲目》记载:狗肉具有补元气、宜肾、补胃、壮阳、暖腰膝、安五脏、补七伤、补血脉、厚肠胃、填精髓等功效,是上等食疗保健品。进入冬季人们都十分偏爱狗肉,更是馈赠、宴请亲朋好友之佳品。
有关狗肉的俗语链接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闻到狗肉香,神仙要跳墙。
闻到狗肉香,佛爷也跳墙。
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
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
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
|
除了以上介绍的四种家乡美食外,你知道赣榆还有哪些特色小吃或美食佳肴?向周围的同学或朋友介绍一下有关它的风味、营养价值或轶事典故等。看谁介绍的最多,最有趣味。
人文篇
第一章
第一节:初识古人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徐福是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他出山的时候,是登基前后,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好心的名医,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并在村北建了一座“”。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徐巿上书说海中有、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领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巿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
国内史学记载
徐福家世,至今未见正史记载。但起始汉代的谱录著作、唐宋时代引入方士的家谱资料,却为徐福家世研究提供了可资参阅的史料。
现代学者研究徐福家世者颇多。如台湾徐氏宗亲会徐子明、徐悦堂篡《徐氏大宗谱》,罗其湘撰《江西<草坪•徐氏宗谱>初考》,皆是在古人谱牒史料的基础上,考证了大量近现代家谱资料,对徐福家世作出了系统阐述。
台湾大学教授徐子明(1915年荣获美、德两国文学哲学博士。学成归国后,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他从1900年起研究徐氏历代谱谍,与时任燕京大学教授的互相切磋,对徐氏源流进行深入考证)与徐悦堂(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二十一世裔孙,清两广总督徐广缙玄孙。他从1958年起,追随徐子明教授研究史学和氏族学,独自筹款办《徐氏大宗谱》编纂馆)两代人前后考证80余年,编写3年,《徐氏大宗谱》才得以面世。
据徐悦堂先生考证,记载徐福家史的古代徐氏家谱、族谱有多部。如:《南洲•徐谱》。三国(220—280)时徐庶(今河南禹县人)编《南洲•徐谱》曰:“南洲高士徐稚,字孺子,祖籍东海,于战国末年其祖先该公奉祖命隐南洲,永不仕,耕读传家,淡泊名利,自食其力……”又曰:“徐仲公,为徐偃王二十六裔孙。仲生二子,长讳长,次为延,延即尚也。长生猛,猛生咨与福(巿),福率祖人入东海(即今之日本),尚知福将反,遂令其曾孙隐居洪都(即南洲,今之南昌),该不及避,令其子坚隐居南洲,自此寄居南洲,八代至稚……。”唐朝徐懋功编《徐懋功家谱》曰:“徐福者,又称徐巿或希,谱名徐议,字君房,其父讳猛,祖父讳长,从祖父讳延(即尚),曾祖父讳仲,高曾祖讳诜(即金文铣)。福之长兄讳谱,福率振男女各三千人入东海祖洲。谘居琅邪,今山东徐氏者为徐偃王二十九裔孙徐谘之后。徐福一支入东海祖洲,不复返也。徐该与徐福同曾祖父,延(即尚)知福反,入东海祖洲止王(秦始皇)不来,为避秦始皇灭门之祸,随令其孙该潜居洪都(即今之南昌),自此世居南洲。
徐懋功为徐稚十七世裔孙,为徐偃王五十三世裔孙,播迁山东曹州,为唐开国元勋,封英国公,妣薛氏,生二子,另讳敬业,次讳敬猷,享寿九十三岁,葬于长安太白山麓,建有徐懋功祠。
《徐氏大宗谱》对徐氏源流记述详尽:“徐氏,子爵,赢姓,皋陶之后也。皋陶生伯益,伯益传禹有功,封其子若木徐,在徐城县三十里,泗州临淮有徐城(今安徽泗县北),自若木至偃王诞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周又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孙章禹(羽)鲁召公30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又其族出于赢氏十四姓之一也。”
《徐氏大宗谱》记述的徐国兴旺的历程,与卫挺生《日本神武开国新考》相吻合(前已述及)。据徐悦堂先生考证,徐氏总堂号之所以“东海堂”或东海郡。因为徐氏“来自东海,去之东海”。所谓“来自东海”,指天下(海内外)徐氏皆发源于东海之地,故曰“泽衍东海”(即今江苏东海、赣榆地方),所谓“去之东海”,意指徐诞失国后蹈浮舟沿泗水由黄河口(今江苏阜宁今称旧黄河口)出海东渡,至舟山群岛(古称翁州)隐居,自此徐国臣氏,每日思念徐王诞,故徐氏以东海为“堂号”。
罗其湘教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江西临川、南丰、南城、九江等地《草坪•徐氏宗谱》、《邱园•徐氏家谱》、《龙溪•徐氏宗谱》和《徐家垅•徐氏家谱》等进行考证,认为《草坪•徐氏宗谱》中,有两处有关徐福家世的记载尚属大陆首次发现。一是《徐氏历代源流》中记有“受姓祖,讳巿。因始皇游海上,上书。娶卞氏”;二是明初洪武戊辰年(1389年)魏敏洪撰写的《徐氏历代宗谱序》中,记有“自巿公受姓下传……”。江西各地徐氏宗谱对徐氏脉络亦有清晰的记载,“徐氏出于颛顼之后,赢姓。唐虞时为伯益,其后封于徐。子孙遂居东海郡,因以徐为氏焉。(《草坪•徐氏历代宗谱序》)。“粤稽徐氏,始由颛顼,历五世至伯益。舜赐伯益赢姓。秦与赵皆其苗裔也。迨伯益生若木,夏封为徐候,其地即禹贡之徐州,子孙居此,遂以徐为姓焉”(《南丰邱园•徐氏续修家谱序》)。
罗氏考证了各种版本的“徐氏家族”之记载与卫挺生先生之考证对比分析,认为有诸多相吻合的共同之处:“一是徐氏出于颛顼之后;二是受赐赢姓;三是夏封于徐;四是子孙散居于‘东海郡’、‘禹贡徐州之城’或‘江、淮、泗、济’之间。”
中国谱谍记载徐福之事较早者,还有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谱官王僧儒(公元465—522年)撰《百家谱》。文曰:“议,字彦福,亦名巿。秦始皇使蓬莱,居东海。”王僧儒“东海郯人也”。郯在今山东郯城县北,是近邻,东距徐福村仅50多公里。(罗其湘《江西<草坪•徐氏宗谱>初考》)
日本史学记载
日本官撰的《古事记》、《日本书纪》、《神皇正统记》等正史,对徐福家世未予记载。山梨县富士吉田市宫下义孝先生家藏《宫下富士古文书》(又名《徐福古问场》)却对徐福家世记之颇详。
传说《宫下富士古文书》是800年前完成的。原来的文章没有了,现存的为宫下祖先重写的。该书20余万字,全以汉字用毛笔书写在宣纸上。因为在日本是孤本,宫下家族视为珍宝,精心保管,密不示人。
这是一部记述包括“徐福渡来”在内的弥生时代历史的日本最古老的典籍。饭野孝宥据此考证了徐福在日本的家世。
据徐福七世裔孙秦福寿著文载,日本第七代孝灵天皇之时,徐福渡来日本列岛,先后抵筑紫(九州)、南岛(四国)、不二山(富士山)。徐福把7个儿子改为日本姓氏,长子姓福冈,次子姓福岛,三子姓福山,四子姓福田,五子姓福畑,六子姓福海,七子姓福住,然后把他们分别派往7个地方。从此,徐福的子孙遍及日本各地,逐渐繁衍起来。徐福则自称秦之徐福。
后代秦姓或者带有福、羽田、波田、波多、畑、畠等字的姓氏和地名,皆与徐福的子孙或与徐福一起东渡的秦人子孙有关。
秦福寿还有其他宝贵资料遗传于世,后人将其整理成《徐福世系表》。
徐福家世,至今未见正史记载。但家谱资料却为徐福家世研究提供了可资参阅的史料。提到“家谱”,其实每个人都有其一脉相承的家谱。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你姓什么?你知道你的家族五代以内的长辈的辈分吗?你的家族里有传世的家谱吗?如果有,不妨回家到长辈那儿查阅查阅,了解你的家世由来以及家族分支、传衍情况。
第二节:往事追溯
《史记》的记载
徐福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在秦始皇本纪中称“徐”,在淮南衡山列传中称“徐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希望。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巿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巿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
《史记》中记录徐福东渡之事比较多内容的是“淮南衡山列传”,其中包括徐福从东南到蓬莱,与海神的对话以及海神索要童男童女作为礼物等事,一般认为这是徐福对秦始皇编造的托辞,还记载了徐福再度出海携带了谷种,并有百工随行。这次出海后,徐福来到“平原广泽”(可能是日本九州岛),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来”,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回来了。“淮南衡山列传”与“秦始皇本纪”稍有不同,称徐福并未开始就带数千童男童女入海,而是寻访仙家多年未果的情况下,再度出海时率数千童男女出海。关于徐福所要寻访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史记》“封禅书”只是说在渤海中,并不能确定具体位置。而平原广泽在何处,更是不能考证。
《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后汉书》“东夷列传”也有提及徐福东渡之事。《三国志》提到了徐福到达亶洲(一作澶洲)并滞留不归。在《三国志》的记载中,亶洲与夷洲在同在中国外海的东南方向,并相距不远。有人认为夷洲就是台湾,亶洲就是日本,与倭国是一个地方的两个名字。《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记载倭国“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说明那时候中国人认为倭国在中国外海的东南方向。《后汉书》也是同样的记录。
《义楚六帖》的记载
到了五代的后周时,济州开元寺僧人义楚在《义楚六帖》(又称《释氏六帖》)的卷二十一“国城州市部”的“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确提到徐福最终到达的是日本(也叫倭国),今日的秦氏(日本古代渡来豪族)为其后代,仍自称秦人。并说徐福到达后,将富士山称为蓬莱。此为目前所知最早明确指出徐福滞留不归之地是日本的中国文献。不过有观点认为,义楚的记载很可能和日本的传说有关。因为义楚有一个日本醍醐天皇时代的僧人好友叫宽辅(法号弘顺大师,927年到达中国),义楚没有到过日本,关于富士山的记载很显然来自他的日本好友的说法。
《日本刀歌》的记载
宋代欧阳修的《日本刀歌》明确指明徐福所滞留的地方就是日本,并且认为徐福东渡时携带了大量的典籍,才使得在中国遭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籍在日本得以保留。但是这种说法的真实性难以考证。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著《神皇正统记》将此事作为信史记录,称“孔子全经唯存日本矣”。
《正统记》的记录
日本最早出现的徐福东渡到日本的记录是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著的《神皇正统记》。而成书于8世纪的日本典籍《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只提到了秦朝人移民到日本的情况,没有徐福东渡的记载。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中国8世纪时尚未明确提出徐福东渡所到之地就是日本。
认为徐福在日本的纪州熊野的新宫(今和歌山县新宫市)登陆,目前当地还有和徐福神社,每年11月28日是祭祀徐福的日子。在日本徐福的传说中,日本人认为徐福带来了童男童女、百工、谷种、农具、药物及生产技术和医术,对日本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司药神”。
求仙药说
这是目前最为通行的说法。在秦代方士是很流行的。在齐地和燕地,这样的方士很多。战国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时,便有大批齐、燕方士入海求蓬莱仙药。和徐福同时代的方士也有很多,像卢生、韩终、侯公等。徐福作为方士中最著名的一个,为始皇入海求药,是可能的。
避祸复仇说
秦始皇暴政,一部分人敢于揭竿而起,另一部分人就消极抵抗,在沿海地区,就有很多人向海外移民。徐福是知识分子,他不满秦的暴政,但又无能为力,于是表面上热衷于寻找仙药,实际上是寻找合适的机会移民。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朱亚非教授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汉书》中说:“徐福、韩终之属多赍童男女人海,求神采药。因逃不还,天下怨恨。”唐代诗人汪遵《东海》诗也写道:“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同舟危时。此行何似武陵滩。”作者把徐福入海不归比作陶渊明《》所写的武陵郡渔人避秦乱而移居桃花源之事。也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是为了报秦亡齐国之仇,消灭族之恨而策划的一次叛离始皇恶政统治的行动。
海外开发说
当时邹衍的大九州观点十分流行,认为在海外还有很大的疆土。邹衍的大九州学说引导和鼓舞沿海的航海家、探险家积极地开发海外。秦始皇所向往的正是:凡是日月所照的地方,都是他的疆土;凡是人的足迹所到达的,都是他的臣民。于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版图,就打着求仙药的幌子,派徐福出海,实际上,却是为了实现自己疆土四至的理想。《吕氏春秋为欲篇》也指出了当时秦国统治者的理想:“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扶木,不敢乱矣。”东至扶木就是东至扶桑,即后来所说的日本。这应该就是秦始皇对国家版图的宏伟目标。
徐福东渡是否到了日本,这是诸谜中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有学者认为,三神山一般是指日本国。日本现还保存有很多有关徐福的遗迹,如徐福登陆地、徐福祠、徐福冢、徐福井等。其佐贺市、新宫市等地都被传为是徐福当年登陆日本的地方。
徐福来到日本,是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天皇。在考古研究中,结合《欠史八代》的疑点,在证明这九代天皇存在之前,这种说法不失为一种看来合理的说法。有趣的是,由宇多天皇到龟山天皇,由天皇主祭徐福达80多次,直到明治维新才停止。
成为日本人的祖先。此说无论就史学或考古学观之,其时代皆大相径庭。日本早于徐福来到前早已有人居住,并已有其文化。徐福与童男童女到来充其量只是与当地人通婚再产生后代而已。据《日本国史略》提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或云,徐福率童男女三千人,赍三坟五典来聘。福求药不得,遂留而不归。或云,止富士山。或云,熊野山,有。)说徐福带童男童女来日本修好,贡上三坟五典而寻求仙药,然而不得仙药,只等定居下来。在《富士文书》中则提道徐福来到日本,协助当地农民耕种,带来一些新的技术。然而《富士文书》一般被学界认为是伪书。
到达日本后,徐福再没有返回中国,而且没有得到长生不老药,担心秦始皇追杀,要求同行男女各自改姓成为秦、佃、福田、羽田、福台、福山等姓氏。巧合的是,连云港市现有云台山脉,姓氏都与山有奇特渊源。现在,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都还有姓秦的日本人,有些家门口楼上还仍然刻着“秦”字。日本现有徐福墓,但成立年代颇晚,当是后世徐福来日传说传入日本附会所建。
也有学者认为徐福最终的目的地是韩国。因为韩国也有有关三神山和徐福东渡的传说和曾活动的遗迹。此外,还有说去了南洋的,也有说到了海南岛的,更有说到了美洲的。这种说法认为,徐福东渡是先到了日本,后来又到了美洲,并在美洲自立为王不归。檀香山遗留下带有中国篆书刻字的方形岩石,旧金山附近有刻存中国篆文的古箭等文物出土。这些古代文物是当时徐福这批秦人经过时所遗留的。而墨西哥湾地区有批居住山区的黄种人,据称是秦采药人的后代。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节介绍的内容,谈谈你对“徐福东渡这段历史以及后代研究”的认识和思考。(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提倡认识独特、思考有深度和价值的看法。)
在近现代,早在“五·四”运动前夕的1918年,陶亚民先生首先发表了《徐福事考》一文,王辑五先生把研究徐福与研究中日海上交通史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当时一些著名史学家,如汪向荣、卫挺生等,也参与了这一研究。1981年,汪向荣先生再论“徐福东渡”,又重新掀起了徐福研究的热潮,而且一改其年轻时认为司马迁在《史记》里只是原原本本地记载了“方士们的不真实的宣传”,认为“徐福是实在的人物,他的入海是为了逃避始皇帝的虐政,是有计划的海外移民。”他还指出:若对中日关系史和日本古代史发展过程进行认真观察、探讨的话,也不能轻易地否定这一传说。近二十年来,这一研究取得了不少瞩目的成绩。一些中国有影响的史学元老和中青年史学工作者也对这一课题颇感兴趣。如复旦大学的吴杰教授、辽宁大学的孟宪仁教授、天津社科院的王金林教授、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的王勇教授等,都曾立著论述。另外象台湾的彭双松教授、日本的梅原猛教授、壹岐一郎教授、水野明教授等也都对这一课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然而,由于《史记》对徐福求仙事的记载“语焉不详”,使得这个历史事件成为一宗千古疑案,史学界不少人把它看成是一只烫手的山芋。近些年来,虽然有人试图从考古学、人类学、航海史等多角度来佐证这一历史事件,但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要说认同,只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确有徐福其人,二是确实下过海。至于其出身在何处,在哪儿出海,出过几次海,东渡的目的是什么,最后到的“平原广泽”究竟是什么地方,这一切还都是目前争论的焦点。因此,有些史学家就提出,单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徐福与日本的关系,容易陷入空论与臆测。
第三节:缅怀先人
山东龙口
最早记录徐福事迹的是《》,作为当时西汉武帝时太史令的司马迁,距离徐福东渡的时间只有七八十年的时间,定是因为此事影响甚广,所以他在自己的不朽著作里记录了当时求仙这一盛况:“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司马迁说徐是齐地人。故有观点认为徐福的故乡应该是山东龙口。
江苏赣榆
1982年6月,江苏赣榆县进行了一次地名普查,在县城北金山乡南一公里的地方发现一个叫“徐阜”的自然村。据当地人说,“徐阜”原名“徐福”,明清时仍称“徐福村”。另据出土文物可知,赣榆县在战国时属齐地,秦朝时属琅琊郡,实际也果真如此。由此,位于今江苏省赣榆县城北金山乡南一公里的徐阜村,也称是徐福故里。
关于徐福故里,目前史学界上的争论颇多,除了以上两种观点外,还有琅琊说、黄县说等。因为都没有墓葬或原文的确凿的证据,直至今日一时争论不止。但不妨碍人们纪念徐福活动的展开。
整体揽胜
徐福故里位于连云港西北50公里处赣榆县北部的金山镇境内。
据传,徐福携童男童女和百工东渡未归,乡民们殷殷怀念,集资修庙,寄托哀思。宋熙宁三年(1070年),原庙改建,易名兴会(国)寺,后又演变为牛王庙、关帝庙等。直到二十世纪初叶,庙里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庙前两棵数丈高的白果树(据传树龄约千年),成为沿海渔民归航的标志。庙里有两口大钟,一铁、一铜。后来,庙毁圮,树砍伐,铜钟被大水冲走,铁钟被砸毁。至今,这里还流传着妇孺皆知的一则民谣:“铜钟和铁钟,本是亲弟兄,你住兴会寺,我去东海东。”
1986年5月,连云港市徐福研究会、江苏省社科联历史研究所等六单位联合召开的江苏省第一届徐福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取得了“徐福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东渡确有其事,故里确有其地”的共识,进一步增强了深化徐福研究、开发徐福故里的信心。徐福祠第一期工程建有三间正殿和仿汉建筑门阙,以及砖瓦结构的院墙,于1988年4月竣工。为举行徐福东渡2200周年祭,全县机关干部、职工和各界民众自愿捐资20余万元,于1990年10月完成了第二期扩建工程。现在的徐福祠,占地3650平方米,建筑面积388平方米,包括正殿、东西配殿、东西石廊及祭坛等附属建筑,祠西有徐福种药地遗址,祠北有徐福故居遗址,祠南立有彭冲和赵朴初题字的两块石碑。
祠庙门阙为仿汉建筑,造型精美,古色古香,门阙横额“徐福祠”三个遒劲的大字,为连云港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凤桐先生手书。祠内徐福座像高3米,面向东南,目视远方,表现出徐福刚毅、睿智和离别乡土的眷念之情。祠堂前有两个灯笼,为日本友人所赠。西配殿陈列着徐福故里的部分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带槽石斧和秦砖汉瓦,殿内还有徐福在日本足迹的大量照片。东西长廊中镶嵌有苏北罕见的花岗岩汉画像石、原始社会的石笋等,还存有石船锚和石药碾等出土文物。
细部详览
祠内正殿为三大楹宫殿式建筑,雕檐飞甍,造型精美,古色古香,蔚为壮观。廊柱上铭刻一幅长联。上联为:“泛万顷惊涛,浮槎东渡经历十度寒暑,壮志终酬,纪南熊野有仙境”;下联为:“谱千秋史话,祠宇重开牵来两国情愫,英魂可慰,苏北赣榆是桃源”。
步入正殿,迎面有一徐福坐像。塑像高3米许,古铜色,头戴高山帽,身着大袂禅衣,足着履。俨然坐在海边的巨石之上,左手紧握书简,右手支撑岩石,神情严肃,目光凝视万倾波涛,身体微向前倾,流露出徐福出海前夕,对前程坚定的信心和对家乡无限的眷恋。
东西墙壁上原挂有日本国佐贺市访中团赠送的巨幅彩色照片:诸富町的“徐福上陆地”石标柱、“徐福上陆地·浮”;1981年佐贺举行的“金立神社大祭”;标明徐福在佐贺活动的遗址、遗迹、纪念地的“佐贺县地图”;诸富町新北神社的神树;金立町的“金立神社上宫”和“金立神社下宫”。这些照片生动地记录了徐福在佐贺平原活动的印记和日本人民对徐福的崇敬和爱戴。以上照片收藏后,现又挂上了向人们揭示徐福村由来已久的佐证——放大的江西临川“徐氏宗谱”、金山乡徐福村“张氏家谱”复制品。
1985年6月,在金山乡人民政府院内,设立了徐福故里文物陈列室。徐福祠扩建工程完成后,文物陈列室迁至徐福祠右配殿。室内陈列的徐福画像、徐福东渡图等图片,《史记》、《海州直隶州志》、《赣榆县志》和“韦氏宗谱”、“张氏家谱”等史料照片,连云港市、赣榆县政府有关文件和国内外20多家报刊有关徐福故里报道的复印件等,生动地揭示了徐福东渡的史实,反映了徐福故里徐福村发现与考证的经过;“赣榆县徐福研究会成立大会”、“赣榆县徐福研究会与徐州师范学院签订徐福故里开发协议书”等照片及媒体报道,记录了连云港市徐福研究的历程;新石器时代东部沿海地区的典型器物带槽石斧,龙山文化的石铲、石珠、石磨棒,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遗存红陶钵,春秋至秦汉时代的板瓦、筒瓦、画像砖、陶井圈,战国初期魏国圆肩方足布币和新莽货币及汉唐时期的铜镜等琳琅满目的文物,向人们揭示了徐福及其故里存在的历史和地理条件。秦刑徒墓出土的刑徒瓦铭“赣揄得”、“赣揄距”亦陈列其中,它是“秦置赣榆县”的历史见证。
室内还有大量的照片,记录了徐福东渡日本的足迹以及徐福故里与日本有关地区的友好交往。
左配殿内有国内外名人纪念徐福的题词和照片。“徐福乘槎竟不回,广招子弟驻蓬莱,二千年后思亲节,姑信仙才是霸才”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先生的贺辞;“渊源流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合会主席张绪武的墨迹;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题有:“碧涛连东海,精神传千秋”;中国徐福会长李连庆题有“赣榆徐福村,新宫徐福墓,隔海两相望,兄弟情谊深”;“日中友好始祖——徐福”,则为日本国第80代内阁总理大臣羽田孜敬书。
正殿前建有70多平方米的祭坛。周围栏杆为花岗石雕制而成。每一根石柱,每一段栏杆以及5级步的台阶石都精心设计雕刻。整个祭坛显得古朴厚重,把正殿衬托得更加气派神圣。
祭坛踏步两侧,各立一刻有精美图案的石灯笼,那是1990年7月1日本国佐贺市友好访华团和诸富町向徐福祠的赠品。
祭坛前,置一双耳巨型铸铁香炉,前面铸字:“徐福祠”。后面铸字:“万年香火”。左右两侧铸一幅楹联:“馨香俎豆,阔海云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年四季香火不断,进香者有附近的民众,有国内游客,也有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远道而来的朋友,大家都以此表达对徐福的敬意和哀思
正殿前东西两侧,沿院墙各建有15米长的汉化像石长廊。廊壁上镶钳的徐福村附近出土的汉化像石,雕刻精细,生动逼真。诸如“二兽戏舞”、“禽兽戏舞”、“龙的传人”、“三鱼共首”、“羽虎仰首”、“回首神兽”等。西侧长廊内还存有原始社会的石祖,秦汉时代的石船锚、石药碾等,充分反映了当地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繁荣。
东侧长廊内挂一巨钟。“钟鸣巨海”、“天长地久”、“日长地久”、“帆起云天”铸于四周。徐福重大祭祀活动撞奏时,声音轰鸣,响彻数里,壮严肃穆之氛围更为浓重。
甬道两旁,各植一行龙柏蜀桧,生长茂盛,四季长青。两边花园内遍植花木,万紫千红,美不胜收。在一株樱花树旁,竖一铁牌,上书“樱花结好”;一株龙柏树旁,竖一铁牌,上书“龙柏长青”。这是1988年5月1日,日本国新宫市长田阪匡玄先生和赣榆县县长朱选成先生,于徐福祠落成典礼时共植的。甬道东西两侧的银杏树,先后为佐贺市助役今泉松次与赣榆县长朱选成、新宫市助役西耕作与赣榆县副县长袁泉、日本国第80代内阁总理大臣羽田孜与连云港市长刘永忠先生共同手植。每棵树,都有一个故事。每株树,都有一段佳话。它们都象征着中日两国前世千秋结缘,后世万代友好。
一条笔直的马路将徐福村与徐福祠紧紧连在一起。徐福村碑左侧,竖立一块大小相仿的石碑。正面镌刻的“徐福故里”四个大字,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冲先生题写。阴文为:“值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之际,列九二国际旅游观光年主要内容之中国赣榆徐福节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欣然题词,为纪盛事特立斯碑。赣榆县人民政府1992年11月24日立。”
两通碑并列广场中间,在向世人述说徐福故里悠久的历史和诠释徐福东渡历史功绩的同时,更给游客增添了留影纪念的好景点。
徐福祠现已被江苏省批准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拜谒者络绎不绝。
建祠意义
今天的徐福祠是中外游客,特别是日本游客的必到之处。徐福祠每年都接待大批前来寻根的日本客人。日本前首相羽田孜除手植银杏外,还题写了“日中友好始祖徐福”八个汉字,表达对徐福的尊崇和对中日友好的祝福。
相关链接
随着徐福祠的落成和对外开放,中国一些与徐福其人其事相关地区的人们,似乎意识到古代伟人和历史文化的价值,不惜精力和财力,邀学者论证,请专家设计,大力营造让人仰慕的徐福人文建筑。山东省胶南市先后建了“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徐福殿”、“徐福石雕像”;龙口市兴建了“徐公祠”、徐福像等;河北省盐山县在千童镇竖立了“徐福千童望乡碑”,建起了“徐福千童馆”;秦皇岛市建立了以“秦皇求仙入海处”为主要景点的徐福公园;浙江省慈溪市建起了“徐福纪念馆”、“徐福纪念亭”;岱山市建起了徐福石雕像和徐福公祠等等。这一切不但推动了徐福研究深入开展,更推动了中、日、韩友好事业的进展和徐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阅读下列五则材料,说说你有怎样的发现和思考。请将你的探究结果分条写出。(不少于三条)
材料一:据报道,江苏赣榆于1982年进行地名普查时,发现了一个叫徐阜村的村庄,据村人讲该村原叫徐福村。此事引起了当地政府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开始了专门研究。1984年4月18日,《光明日报》刊登了罗其湘等人《秦代东渡日本的徐福故址之发现和考证》一文,首次提出徐福为江苏省赣榆县徐福村人的论点,引起了史学界的重视和讨论。赣榆地方政府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深入调查,广为宣传,并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和徐福节等活动,将徐福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
材料二:司马迁指出,徐福为“齐人”,亦可释之为齐地之人。按秦汉时之齐,包括今山东之大部分,故徐福亦可称之为山东人。查秦统一六国后,析齐地为齐郡、琅琊郡。其中今胶南为琅琊郡治,黄县归齐郡,均为齐地。而赣榆非齐地,不在此内。
材料三:为弘扬传承徐福文化,江西省临川区青泥镇石街村农民自筹资金50余万元,兴建了一栋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的“徐福祠”,从而启动了临川徐福文化。
石街村是著名的徐福后裔村,有2000多人。该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村中还传承了众多的与徐福文化有关联的文献资料、民风民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派遣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携五谷百工经朝鲜半岛东渡日本,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将我国古代文明传入日本。徐福东渡的这个故事,激励了该村村民把徐福文化发扬光大的决心。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该村就成立了徐福文化研究会,他们经常走出去与外界联系,参加国内外徐福文化研究活动,以徐福文化为纽带广结国内外宾朋,不断加强对外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和贸易往来。2004年,该村代表在北京参加徐福文化旅游艺术节,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曾为该祠题词“临川徐福祠”。
2005年,该村开始筹建“徐福祠”,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纷纷解囊相助,在外的能人志士更是捐款出力。“徐福祠”于2006年底建成,祠内徐福雕塑等相关文物也在征集或建设中。
材料四:徐福故里之谜,垂两千余年而未解,为史学界一大憾事。近年的故里之争,客观上有助于徐福研究的深入,也有助于徐福籍贯之谜的探解。现在应深入发掘,以求得直接证据。
材料五:徐福故里之争也带来了消极影响。由于各地过分强调“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战略,实用主义和地方主义思潮泛滥,导致了争名人、争古迹的大战。而这些争论又引起了学派、地方之争,以观点分阵营,党同伐异,违背了实事求是和学术自由的原则,从而使徐福研究领域蒙上了阴影,影响了徐福研究的深入发展。
第四节:文化探究
其实,,虚虚实实,历来是浮于中日两国史学界的棘手“谜案”,但又是游离于历史与文化之间的热门话题,徐福成了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一种独特文化。在中国,自汉以下历代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撰文赋诗的不在少数。一生喜好探幽访奇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其《》(三)赋的正是“徐载秦女,楼船几时回”;宋朝欧阳修的一首《日本刀歌》更是烂熟于中日人民心中;元朝的吴莱热衷于徐福传说,他泛舟东海,寻访古迹,写下了著名的《甬东山水古迹记》,把徐福在舟山群岛中的遗迹,一一记录下来,并写下了《听客话蓬莱山紫霞洞》、《听客话熊野徐福庙》等诗篇;明朝的宋濂、李东阳;清时的黄遵宪等也都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流传千古的诗篇。
终上所述,如果说徐福,作为一个历史命题还有诸多难解之谜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文化名题,早已在历史流变的进程中形成,并为中日韩乃至东北亚人民所接受。谁也不是提出徐福文化的始作俑者。而是事实告诉我们,徐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状况,对中日韩三国的交流与交往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在日本古代史上,绵延了6000多年的,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突然中断了,日本列岛的文明进程,从石器时代一下跃入了金石并用时代,这一作用,来自于列岛以外的移民,是外来的大规模集体移民带来了新的文化。而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徐福出海求仙事又正发生在这一时期,这又不得不引起历史学家们的关注。但是,《史记》中对徐福去向的记载只有“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这么几个字,这平原广泽是哪儿?谁也不知道,以后又无令人信服的考古资料可以佐证。在日本,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在公元七世纪才出现,对于古代文史,大多是以口碑形式流传下来的,其可信度也有限。因此,要确切地弄清是哪些集团从中国大陆带去先进文化,着实是有困难的。当时的中国正置列国纷争,连年征战,老百姓为逃避战乱,纷纷蹈海东渡。移民集团到达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又何止徐福一个。就在史学界,关于倭人始祖问题,历来也有“吴人后裔说”,“太伯后裔说”,“越人后裔说”,“徐福后裔说”,“骑马民族后裔说”等诸多观点,影响着日本历史发展的外来文化有吴越文化、齐鲁文化、通古斯文化等。因此,考察徐福文化的源头,真正的涵义在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这一认同和归属又以广泛的血缘交融为基础的。“徐福”仅仅是这一时期大陆移民集团的代名词,是一种文化源头的象征。
另外,自战国至秦汉,王侯将相大多热衷于神仙之道,故在历时几百年的入海求仙活动中,出现了像、羡门高誓、韩众、卢生、少君等一大批之士。光是徐福入海求仙时就有三千童男女及无数百工相随,有几十条乃至上百条的船出海,就这一群体而言,也不可能首尾相随、同时出发、同到一个目的地的。因此,在中国一千多里的海岸线上,在日本有近30个地方都有徐福的传说,也就不奇怪了。徐福就成了这些方士群体、求仙队伍的代名词。我把其称为共名的徐福。
徐福与日本历史结合起来,从纯历史学的范畴到形成一种文化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流变的过程。自《史记》记载以后,东汉的《》、晋陈寿的《三国志》、南宋的《》都记载有徐福出海求仙的事迹,且不出《史记》内容的窠臼,所说徐福到过的祖州、瀛洲、夷洲、澶洲、蓬莱、方丈等地,均是虚无缥缈的。
徐福传说与日本之接轨,大约开始于隋唐时期,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日本派小野妹子来华,次年,隋炀帝派裴世清出访日本,裴世清在日本九州一带看到有一个风俗同于华夏的“秦王国”,于是就猜想,这大概是传闻徐福止住不归的“夷洲”,但又无法确定。之后,有人则把这个“秦王国”直接比定为日本。如明人薛俊蓍的《日本考略·沿革考》(成书于公元1530年)中说:“先秦时,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不得,惧诛止夷、澶二洲,号秦王国,属倭奴。故中国总呼曰‘徐倭’”。用肯定的语气直接说徐福到的夷、澶二洲“属倭奴”。
到了唐代,中日交往日趋频繁,人们发现日本的文物制度类似中国,颇存上古遗风,于是逐渐将徐福东渡之地锁定为日本。
在徐福与日本古代史结合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义楚的《义楚六帖》中的记载。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日本醍醐时代的真玄宗高僧弘顺大使(即宽辅和尚)来中国,与我国的义楚和尚相识,相交日益深厚,宽辅把流传在日本的关于徐福求仙到过日本的传说讲给义楚听,后来义楚把宽辅的这一口述内容,记载在他的《义楚六帖·城廓·日本》中:“日本国亦名倭国,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也。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山,亦名蓬莱,其山峻,三面是海,一朵上耸,顶有火烟,日中上有诸宝流下,夜则却上,常闻音乐。徐福止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在中国,徐福求仙到达日本,最终到达富士山的记载始见于此书,但这一记载也仅仅是一对异国友僧的交谈内容,也只是传说而言。然而,就是这样一则不经意的谈话记录,却成了以后徐福东渡到达日本的依据,传承授受,一直沿袭到了现在。
徐福文化历史流变中的另一突出现象就是徐福逐渐由人到神,徐福的史实记载内容逐渐被作为文人的创作而加以发挥,并且不断加以神话。徐福则逐渐成为一种不折不挠、无所不能的精神象征。这一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要数宋代李舫的《太平广记》中一段有关徐福的记载:
徐福,字君房。不知何许人也。秦始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数有乌衔草覆死人面,皆登时活。有司奏闻始皇。始皇使使者赍此草,以问北郭鬼谷先生,云是东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一名养神芝。其叶似菰,生不丛。一株可活千人。始皇于是谓可索得。因遣福及童男女各三千人,乘楼船入海。寻祖洲不返,后不知所之。逮沈羲得道,黄老遣福为使者,乘白虎车,度世君司马生乘龙车。侍郎薄延之乘白鹿车,俱来迎羲而去。由是后人知福得道矣。又唐开元中,有士人患半身枯黑,御医张尚容等不能知。其人聚族言曰:“形体如是。宁可久耶?闻大海中有神仙,正当求仙方,可愈此疾。”宗族留之不可。因与侍者,赍粮至登州大海侧。遇空舟,乃赍所携。挂帆随风,可行十余日,近一孤岛。岛上有数万人,如朝谒状。须臾至岸。岸侧有妇人洗药,因问彼皆何者。妇人指云:“中心床坐,须鬓白者,徐君也。”又问:“徐君是谁?”妇人云:“君知秦始皇时徐福耶?”曰:“知之。”“此则是也。”顷之,众各散去。某遂登岸致谒,具语始末,求其医理。徐君曰:“汝之疾,遇我即生。”初以美饭哺之,器物皆奇小,某嫌其薄。君云:“能尽此,为再餐也,但恐不尽尔。”某连啖之,如数瓯物致饱。而饮亦以一小器盛酒,饮之致醉。翌日,以黑药数丸令食。食讫,痢黑汁数升,其疾乃愈。某求住奉事。徐君云:“尔有禄位,未宜即留。当以东风相送,无愁归路遥也。”复与黄药一袋,云:“此药善治一切病,还遇疾者,可以刀圭饮之。”某还,数日至登州。以药奏闻。时玄宗令有疾者服之,皆愈。
至于徐福东渡与中日关系的意象结合,则在历代的文学创作中也是屡见不鲜。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三月,入唐僧空海回国途经越州,朱少乘、朱少瑞、鸿渐等人赋诗相送,唐僧人鸿渐写了一首《送空海上人朝谒后归日本国》:
禅居一海隔,乡路祖洲东。到国宣周礼,朝天得僧风。
山冥鱼梵远,日正辱楼空。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
这大概是文献所见“祖州”、“徐福”与“日本”的意象结合的最早史料。
在此前后,以徐福求仙为题材的诗文也常出于名人之手笔,李白写过,皮日休写过,朱少瑞写过。在日本最有影响的要数宋代苏轼的《海漫漫》与欧阳修的《日本刀歌》。明清时期随着与日本交往的更加频繁,此类题材的诗文更是屡见不鲜,曾任日本大使馆参赞的黄遵宪写的《日本国志》中记载着徐福求仙事;曾任宁绍兵备道的薛福成在其《出使日记》中记录了其去新宫访徐福墓的经过。
名人题留,佳作倍出,虽然,不少作品对徐福描述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但这是徐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过去我们却因其是文学、是传说,并不是史实而被忽视,即或只作一些佐证材料来加以引用,没有能够集中地、深入地、多角度地加以研究,发觉其更深的内涵。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历史上曾都通过各种形式,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交融,形成一个个复合的政治文化联体。
隋唐时期,是日本与我国交往的第一个高峰期,日本曾向我国派遣了二十多批遣隋使和遣唐使,我国也曾派遣过大量的迎送使节,两国友人、僧侣、学者之间的交往,时常以徐福文化作为一种友谊的象征而互相传颂、赞赏。日本的弘顺法师与我国的义楚和尚以谈徐福传说来颂扬中日人民的传统友谊;日本天台宗僧圆载,来华留学约40年后回国,他的好友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为他饯行,曾写有一首《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其中有:“无限属城为裸国,几多分界是澶洲”的诗句。也以徐福求仙事来揭示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无学祖元的第四代徒弟中津绝海来中国留学。明太祖知道后就在英武楼召见了他。谈话间,明太祖问起日本熊野徐福庙古迹,中津绝海法师即席作了一首《应制赋三山》绝句:
熊野峰前徐福祠,满山药草雨余肥。
只今海上波涛稳,万里好风须早归。
明太祖看到这首诗后,兴致即起,当场步中津绝海诗韵和了一首:
熊野峰高血食祠,松根琥珀也应肥。
当年徐福求仙药,直到如今更不归。
1402年,派遣禅僧道彝天伦和一庵一如出使日本,二位法师在日本碰到了中津绝海高僧,中津绝海捧示朱元璋御赐诗轴向两位中国法师求和诗。道彝天伦和一诗:
采药秦人旧有祠,春风几见术苗肥。
老僧曾到中华国,御笔题诗赐远归。
一庵一如也和诗:
挂锡龙河古佛祠,一生高洁厌轻肥。
赋诗诏入金銮殿,携得天香满袖归。
中日联珠,堪称绝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唱和其间正是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之时,从中显现了两国人民对和平友好的珍重。
1978年10月 ,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他与日本朋友谈及日本就是以前传说中的蓬莱国,有长生不老药时说:仙药究竟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我这次来,希望带回去日本优秀的科学技术。
1979年2月,和歌山县新宫市市长来华访问,将早期从浙江天台山带去的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的三株树苗赠给邓小平同志。这又是由徐福东渡求仙而引出的一段中日友谊的一段佳话。
徐福文化就是这样,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悠源的象征,并被两国人民世代传颂。
中国的徐福研究及其成果
一、中囯徐福研究的阶段划分
徐福又名徐市,字君房,秦代(前221-206)方士。西周时代(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徐偃王的29世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曾5次出巡全国,其中三巡琅邪,两抵徐福的家乡赣榆县,于是便发生了遣徐福东渡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
综观古往今来中国关于徐福东渡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徐福研究的萌动阶段(公元前一世纪至十九世纪)
此时期,中国未把徐福东渡作为重要的学术课题加以研究,但却有不少史籍记载这件事情,开启了对徐福东渡记载和传承之先河,为后人研究徐福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公元前93年成书的司马迁(前145?——前90)著《史记》,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徐福东渡的史籍。《史记》凡130卷,50余万言,其中《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三十五年、三十七年和《淮南衡山列传》、《封禅书》等5处记载徐福其人其事。如《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中记为:“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中记为:“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司马迁向以治学严谨称著于世,《史记》中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方土徐福的记述应是可信的。他明确吿诉后人:方士徐福有其人,受秦始皇派遣东渡得“平原广泽”而“止王不来”有其事。应该说,司马迁是肯定徐福其人其事的第一人,为徐福研究提供了最原始的文字资料。
然而,由于语篤不详,徐福率众到了何处,未作具体交待,成为千古之迷。
东汉(25-220年)班固(32-92年)撰《汉书》,西晋(265-317年)陈寿(233-297年)著《三国志》(成书于285年),南朝宋(420-479年)范晔(398-445年)著《后汉书》等都有关于徐福东渡的记载。但与《史记》的记载相比较,皆没有多大突破。徐福东渡到达何处,仍是一个谜。
《史记》之后,中国记载徐福较有影响的史籍是955年成书的《义楚六帖》。
《义楚六帖》卷二十一“城廓•日本”载:“日本国,亦名倭国。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也,今人物一如长安。……至今,子孙皆曰秦氏。……”此处指明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之地是日本列岛,可谓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表述。
1894年出版的驻日公使黄遵宪著《日本国志》,以四条论据(“今纪伊国有徐福祠,熊野山亦有徐福墓,其明证也”;“日本传国重器三:曰剑、曰镜、曰玺。皆秦制也”;“臣曰命,曰大夫、曰将军,皆周、秦制也”;“自称曰神国,立教首重敬神,国之大事莫先于祭,有罪则诵禊词以洗濯,又方士之术也”)举证徐福到达之地“实则今日本地方”。可以认为,黄遵宪是以史家的见识论证徐福东渡的第一人。
2、徐福研究的起始阶段(1900--1949年)。
此时期,徐福东渡开始进入学术课题研究,参与徐福其人其亊理论研究的学者渐多,并发表了一些有见地的论文。
二十世纪初,中国参于徐福研究的学者渐多。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梁启超(1873—1929年),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公开推崇徐福殖民海外,开化日本有功;1904年(光绪三十年)撰《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明确指出:“秦皇时、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止焉,其地即日本之长崎也。”他是继黄遵宪后,推祟徐福其人其事的又一知名人士,但对徐福其人其事未作论证。
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曾在日本广岛高等师范学校、广岛文理科大学学习7年的王辑五(1900--1981)著《徐福与海流》、《徐福人海求仙考》、《再论徐福》等,先后在《师大月刊》、《禹贡》杂志发表,对徐福其人其事进行了较充分地论证。尤其《徐福与海流》较完整地阐述了徐福到达日本的可能性。这是第一篇较有分量的徐福研究专论。王辑五著《中国日本交通史》(1937年6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周秦间之中倭交通”部分,以近5000言论证徐福东渡之事。他引用中日史籍《史记》、《三国志》、《神皇正统记》、《罗山文集》、《异称日本传》关于徐福东渡之记载和日本新宫巿徐福墓等遗迹,论证徐福确实到了日本。他以大量的论据论证徐福等东渡,利用日本海左旋回流,经由朝鲜半岛漂流至日本的可能性。《中国日本交通史》并非徐福论著,但其中对徐福东渡之论述却较为详尽可信,因此在囯内外影响很大。
1941年7月,《侨声》杂志(第3卷第7期)发表中国驻法国巴黎总领事廖世功撰《关于徐福之传说》。该文对徐福东渡“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进行论证,认为‘平原广泽”,即北美平原。同时,他还认为,徐福只是当时中国沿海以大海为生的集团的代表,而并非实有其人的历史人物。
1943年2月,汪向荣撰《徐福东渡考》在《政治月刊》(第5卷2期)发表。汪氏认为,徐福之事,不过是方士们为宣传徐福所虚构的故事而作的夸大渲染,伍被为达其政治目的而随意引用;《史记》上的有关记载,则是司马迁把当时的传闻,原封照搬。
简言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将徐福其人其事作为学术问题开始研究,且著述较多、影响最大的,当属王辑五先生。廖世功、汪向荣的这两篇文章,因提出的观点与众不同,亦颇有影响。
3、徐福研究的发展阶段(1950-1980)。
此时期,徐福研究得到了相应发展,出现了较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1950年,卫挺生著《日本神武开国新考》(又名《徐福入日本建国考》)于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凡二十三章,30万言,旁征博引地证明“徐福即神武天皇”,是徐福东渡以来最有份量的徐福论著。
五六十年代,台湾不断有卫挺生、梁嘉彬等学者的论文见诸报端,对《徐福即神武天皇》进行争论。
七十年代,台湾彭双松著《徐福即神武天皇考》公开发表;香港徐福会成立;卫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囯考》日文版,由新人物往来社出版发行。
在此期间,台湾资助兴建的和歌山县那智山徐福庙落成;香港工商、文教、新闻各界及徐氏宗亲等多次组团赴新宫参加徐福祭典。徐福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影响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4、徐福研究的高潮阶段(1981-2005)。
此时期,徐福故里——连云港赣榆县徐福村的发现、考证,掀起徐福研究热潮;有价值的徐福学术成果斐然;徐福人文景观多处涌现;囯际间的友好交往成效明显。
八十年代初,中国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扩大,学术气候有了很大变化。知名学者汪向荣、马非百、徐逸桥等先后公开发表论文,对徐福东渡的真实性及登陆地进行论证,在中囯史学界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徐福故里——徐福村的发现与考证,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和徐福研究界的强烈反响.并以此为起点,迅速掀起了中国乃至东亚的徐福研究热潮。
1984年4月18日
,中国《光明日报》史学版发表了罗其湘、汪承恭先生的论文《秦代东渡日本的徐福故址之发现和考证》。论文引用司马迁《史记》、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之记载,明确指出:赣榆,战国时属齐地,秦时属琅邪郡;根据陕西秦始皇陵西侧刑徒墓出土的赣榆刑徒墓葬瓦文:“赣揄距”、“赣揄得”(秦汉揄、榆并用)考证,赣榆县建制始于秦。从而证明赣榆县是徐福的故乡与史籍记载徐福是齐人,琅邪人完全吻合。根据徐福村收集的诸多汉代布纹板瓦,可证明徐福村当属汉代村落遗址,与民间传说徐福村是徐福东渡日本后,当地人民怀念他而取的村名相一致。论文列举了嘉庆元年《赣榆县志》,嘉庆十六年《海州直隶州志.建置考》、光绪十四年《赣榆县志》,有“徐福村”、“徐福杜”之记载;徐福村散在民间的清乾隆十年续修的《张氏宗谱》、乾隆四十二年修的《王氏谱》、乾隆四十九年续修的《壹经堂•后徐福•韦氏支谱》和民国二十年续修的《壹经堂•韦氏支谱》等,留下“徐福村”、“后徐福”、“徐福社”、“徐福河”等有关古地名十余处。特别引用《张氏家谱•序》“我族自明初渡海而西,迁于赣邑,有住址于白兔庄(在徐福村东北)者,有栖居于徐福村者”、“明时由东来。始祖张大公住后徐福村。”作者认为,“根据家谱连续性的特点,明初之有徐福村,决不意味着徐福村的由来始于明,而是始于更早的历史年代。因此,现在徐福村各姓居民保存下来不同版本的家谱,是考证徐福村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依据。”
论文首次向世人披露:“江苏省赣榆县徐福村是徐福的故乡”。这是举世徐福研究最具突破性的学术成果,亦是徐福研究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1984年9月,连云港徐福研究会应运而生,为中囯大陆第一个徐福社团。
i985年8月,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后称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连云港徐福会7名会员与会,开创了把徐福其人其事作为学术课题进行集体论证的先河。
1986年5月,赣榆县举行江苏省首届徐福学术研讨会,开启了徐福学术专题研讨会的先声。来自北京、南京、青岛的40余人与会,对“徐福有其人、东渡有其事、故里有其地”,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
接着,赣榆县1988年兴建徐福祠,1990年举办首届徐福节、竖立徐福石雕像,开创了中国兴建徐福人文景观和举办徐福节的创举。自此时起,中国的徐福研究热潮逐步兴起。具体表现在:
一是徐福社团纷纷成立。中国各地徐福相关地区的山东龙口、胶南、黄岛,河北盐山、沧州、秦皇岛,江苏苏州,浙江岱山、慈溪,江西临川等地先后成立徐福研究会。中国徐福会亦于1993年10月在赣榆县召开成立大会。
二是徐福研讨会不断举办。1990年赣榆县举行纪念徐福东渡2200周年国际研讨会后,又先后5次举行全国或国际徐福研讨会。山东、河北、浙江、江苏和江西各地,先后举行各种类型的徐福研讨会。中国徐福会先后6次举行徐福国际研讨会和徐福工作会议,集体研讨徐福东渡的气氛日益浓郁。
三是有关徐福论著连连出版。连云港徐福研究会除出版《徐福研究》会刊(共13期)外,还先后出版《纪念徐福东渡2200周年徐福研究论文集》、《徐福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徐福研究十年》、《徐福东渡之谜新探》、《徐福故里揭谜》、《赓续虹桥》、《东渡徐福》等多种有关徐福著述。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省市徐福研究会先后出版有关徐福论著、传说故事等20多部,还有的地方出版了有关徐福东渡的小说、电影文学剧本和电视剧本等。比较有影响的专著有罗其湘著《东渡蓬莱第一人》,李连庆编著《徐福赞》、《徐福热》,杨斌著《徐福东渡之谜》,于锦鸿著《徐福东渡之谜新探》,张良群著《徐福故里揭谜》(汉日语对照)、《东渡徐福》,程天良著《神秘云雾的消散——徐福东渡之谜的今与昔》、郑一民著《东瀛圣迹考》,台湾地区彭双松著《徐福研究》等。
二、中囯徐福研究的成果
古往今来,中国史学工作者、徐福研究爱好者孜孜以求,对徐福东渡诸多问题深人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徐福在历史上有其人、东渡有其事、登陆地是日本,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这是二十世纪徐福研究突出的成果之一。日本资深徐福研究家内藤大典先生曾告诉我:“我内藤研究徐福二十多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有人说‘徐福是传说人物,不是历史人物’。”这说明以前在日本徐福是传说人物的认识比较普遍。八十年代开始,徐福是历史人物逐渐形成共识。中国资深中日关系史研究家汪向荣先生,一改四十年代“徐福之事,不过是方士们为宣传徐福所虚构的故事而作的夸大渲染”的观点,认为“徐福其人是实在存在,不容怀疑的。他之所以要东渡,并率领大批人员出去,目的是在避秦暴政,是有计划的向海外移民。绝大多数学者,从秦代航海条件、史料记载、历史遗迹、民间传说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后形成共识:徐福东渡到了日本。但亦有个别学者认为,徐福东渡到了美洲;还有的学者认为,徐福东渡大部分人马到了日本,少数失散的船只漂流到美洲。”
2、徐福在何处出海,为多说并存。
徐福出海处,中国《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没有明确记载,又因为徐福在沿海涉足地和传说较多,至今多说并存,没有统一的解释。
其一,秦碣石港(今秦皇岛);
其二,胶州湾畔的徐山(位于今青岛黄岛开发区);
其三,秦代琅邪古港(位于今山东省胶南市琅邪山附近海湾);
其五,古朐港(今连云港夹山口岗嘴港口遗址);
其六,今浙江宁彼附近。
笔者认为,徐福东渡出海口在北至琅邪港南至古朐港的海州湾沿海的古港口较为合理。
3、徐福东渡之路线两路说。
犹如出海口一样,徐福东渡之路线正史无记载。现代学者多有论及,亦是诸说并存。
其一,北路说。船队沿黄海北上至荣成湾成山头,循黄诲暖流东支流向,北上朝鲜半岛,再沿半岛西岸南下,越朝鲜海峡,经济州岛,扬帆漂流至对马海峡,汇合对马暖流到达日本九州;也可从成山头直航至朝鲜海峡、济州岛、对马海峡,到达日本九州。
其二,南路说。从琅邪或海州湾沿海入海向南,沿苏北沿岸流(寒流性质)南下,到北纬32度左右,折向东转入对马暖流(黑潮分支),北上抵日本九州。
从徐福东渡之路线可以证明:徐福东渡登陆之地应是九州。
4、关于徐福故里的争论。
罗其湘、汪承恭关于赣榆徐福村为徐福故里的观点在《光明日报》披露后,1986、1987、1990年先后召开的全省、全国、国际徐福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学者就徐福村为徐福故里进行论证,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赣榆县徐福村为徐福故里是可信的。
九十年代初,山东龙口徐福研究会提出了龙口为徐福故里的观点,井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一时间,不同观点的论文不断见诸报端。徐福故里的争论成为徐福研究热点之一。从此出现了徐福故里“赣榆说”和“龙口说”。学术不同观点的争鸣,进一步推动了徐福研究深入开展,中国的徐福研究如此繁荣,或许与此不无关系。不过,从目前的考证情况,赣榆徐福村为徐福故里是可信的。
5、对徐福东渡的历史贡献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徐福东渡比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1371-1435)下西洋首航(1405年)早1600年,比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1451-1506)发现新大陆(首航1492年)和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绕地球航行(1519年首航)首航早1700多年。徐福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开辟中日韩经济文化交往的第一人。徐福东渡成功是中国古代造船和航海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为传播航海技术、丰富海洋文化做出了贡献。
徐福是稻作文化的传播者。徐福集团抵达日本列岛,影响最大的首推传播先秦的稻作文化。正如内藤大典先生所说:“作为弥生救世主的徐福的最大功绩,就是带来了弥生水稻的耕作成功。”日本绳文后期(即公元前三、四世纪),日本列岛上已有了水稻种植。但日本水稻不是日本固有的,亦不是由野生水稻进化而来,而是中国大陆传过来的。徐福东渡与日本列岛水稻偶然的大发展,不但在时间上相吻合,而此次东渡是一次有预谋的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所带“五谷”、百工、童男女,水稻种子和掌握水稻耕作的技术人员当在其中,为加快九州地区水稻耕作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稻作农耕技术的发展,促使以采集经济为主向农耕经济为主转变,亦促进了生产工具的变化和进步。现代考古和研究表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300年之间,日本的农耕文化由佐贺从西向东逐渐扩展。时至今日,“稻作”仍是日本农业生产的中心。
不仅如此,徐福集团还向土著民族传播医药、捕鲸、纺织、锻冶等技术,为当地人们带来福祉。徐福被日本人民尊为“农耕之神”、“医药之神”、“纺织之神”、“捕鲸之神”,应是当之无愧的。
徐福为汉字东传第一人。中国早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就创造和使用了文字。汉字发展到秦代,已是高度统一、相当完善而又比较普及的书写工具。日本的文字记载,认为朝鲜百济学者王仁最初(公元284年)把汉字传入日本。
然而,我认为,自从徐福东渡被考证为登陆地是日本之后,让汉字传入日本的第一人应是徐福。中日两国古书上关于徐福赉书的记载有多处:中国北宋欧阳修《日本刀歌》、日本南朝重臣北畠亲房撰《神皇正统记》(成出于1339年)、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林罗山著《罗山文集》,均有中国古籍最早由徐福传入日本的记载。更有松下见林撰《异称日本传》(成书于1688年)中明确记载:“日本之学始于徐福。”
徐福把汉字传入日本,不仅为日本民族文字的形成提供了启示,而且还由此对日本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徐福奉为“文字之神”亦为不可。
徐福一行的到来,引起了佐贺地区文化的变化。因此,佐贺县徐福会副会长村冈央麻先生关于“日本文化的起源从九州佐贺开始”的观点,应是有说服力的。
6、关于对徐福精神的研究
徐福作为历史名人,徐福东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特别在徐福相关的东亚地区其影响更为深远。举例而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徐福村发现并考证为徐福故里后,赣榆县1988年修建徐福祠、1990年树立徐福石雕像;佐贺市1995年建徐福长寿馆、塑徐福石雕像。之后七八年之内,中国的盐山、龙口、胶南、慈溪、岱山,日本的串木野、八女、新宫、富士吉田、小泊,韩国的西归浦等地徐福相关地区,先后兴建了10余尊徐福石雕像,还兴建了多处徐福公园、徐福公祠、徐福殿、徐福生态园等人文景观。可以说,世界上没有那一个历史名人,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在三个国家兴建起这么多高大的石雕像。这说明徐福不但业绩令世人瞩目,而且精神亦感人至深。因此,人们才这样敬仰他!尊崇他!怀念他!
那末,徐福精神是什么?经过反复研讨之后,笔者把徐福精神归纳为三句话,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平友好”。
首先,徐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周易》中有一个命题,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译成现代文: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就是永远努力向上,绝不停止,既表现了中华民族拼博精神,又表现了不向恶劣环境屈服的生命力。
曾记否,美国探险家冼辉廉(Timseverm)为证明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不是哥伦布而是徐福,于1993年5月13日率4名队员乘“徐福号”竹筏,从香港起航经台湾、日本去美国。竹筏上备有现代化通讯工具,抵新宫后又补充给养,结果在海上劈风斩浪6个多月,在离美洲千里之遥的海面上,因竹筏破损严重,不得不求助美国海岸巡逻船,结束了探险之举。
中国秦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公元前三世纪,徐福率童男女、百工及随行人员近万人,乘楼船五六十艘渡海,靠风帆和人工摇橹推进,靠日月星辰辅助指示航向,个中困难可想而知。加之狂风暴雨、波涛巨浪屡屡侵拢,航行之艰险,为常人难当。
徐福率众东渡,向秦始皇請命就需要开拓进取、誓死不归的勇气;渡海航行更需敢于冒险、善于拼博的精神;为求不死之药,又先后去鹿儿岛、新宫、熊野、富士山、小泊等地,反映了不畏艰险、勇敢求索的气概。因此,徐福东渡的实践,是中华民族睿智聪颖的气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的生动体现。
第二,徐福具有厚德载物的精神。“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之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就是说,作为君子要有淳厚的德性,要能够包容万物。
连云港市赣榆县徐福故里的人们,对徐福东渡前這样的评价:徐福自幼勤奋苦读,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气象、航海等知识,且生性耿直,为人忠厚,同情百姓,乐于助人,常为乡民消灾解难,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由此可知,徐福在国内就已表现出较明显的厚德载物的特点。徐福集团东渡成功,之所以能很快融人当地土著民族,在那里繁衍生息,传播先秦文明。主要是因为徐福等人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兼容并包精神。他们胸襟阔广,宽容大度,能够合理地对待大自然,能够正确对待异族人民,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因此,徐福才能为当地人民带来实惠,与本地人一道推进社会发展,为世界文明做出重大贡献。。
笫三,徐福具有和平友好的精神。徐福和哥伦布不同,哥伦布在美洲登陆以后,大量杀害土著居民、夺取他们的财富,把土著人赶到深山密林中去。而徐福却以和平的方式在日本登陆,与当地人和睦相处,向他们传授农耕、医药、捕鲸、纺织等知识,学习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语言衣着,最后把自己融入当地民族。徐福集团之所以如此,学者们认为,是徐福集团受了儒家文化“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和为贵”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即天下太平、和睦相处;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即自己不愿实现的亊情,不要勉强别人去做;发展自己,亦同样要发展周围的人。徐福和平友好的精神与作为,是遵循“和为贵”思想的结果。他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国度,中国人民是乐于交流合作的人民。中日都有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友好交往渊源流长。
徐福东渡的现实意义,在于徐福集团在历史上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代社会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徐福精神对当今人们的启迪作用。徐福东渡虽已过去22个世纪,但他的业绩仍然影响人,他的精神仍然启迪人,而且还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当今而言,我们要从徐福东渡中的为人、处世、交往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大力弘扬徐福精神,促进友好往来,进一步推动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发展。
三、当前中国徐福研究的态势
1、建立徐福学是徐福研究者的共同愿望。
近20年来,随着徐福研究热福的出现,徐福研究已涉及历史、医学、宗教、天文、地理、造船、航海、冶炼、民族、人种、语言、哲学、思想、风俗、民情等诸领域。不少学者提出建立徐福学的问题。早在1989年日本佐贺市举行的徐福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汪向荣教授对”徐福学“这一新出现的名词作了解释。他说:“什么是徐福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徐福其人其事,在日本通常还包括日本进入文明开化时代以及接受外来文化方面的事;在中国也同样涉及向外移民及文化输出等问题。因此说,徐福学实际上是研究东亚.特别是中日两国古代史(在日本是先史时代)的部分情况。”我认为,汪先生对于“徐福学”的解释,是通俗明了和较为全面的。实际上,“徐福学”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但包括徐福其人其事、中日两国部分古代史,还应包括中韩两国古代交往情况等。汪先生的论点颇有影响,近几年,建立徐福学的呼声渐高,已成为徐福研究者的共同愿望。1995年,为纪念佐贺徐福长寿馆落成,内藤大典先生编集的徐福研究专集《弥生の夜明け----徐福学ヘの発走》;最近,又有学者对徐福学的学科结构模式提出构想。不久的将来,在中日韩史学工作者和徐福研究者共同努力下,一部文化底蕴厚重的徐福学,有望呈现在世人面前。
2、区域性研究与国际联手研究相结合。
为把徐福研究事业推向更高的层次,必须在重视区域性徐福研究的同时,切实与日本、韩国徐福研究者携起手来,共同搞好徐福东渡中某些重大课题的研究,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连云港巿徐福研究所聘请了30多位国内外热心于徐福研究的专家学者,从事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就是要集中国际徐福研究力量,在深度上搞突破。如,最近,连云港巿徐福研究所拟与佐贺县徐福会、济州道徐福文化学会合作,撰写《徐福东渡史料大全》。编写提纲确定后,各自搜集、解读、撰写本国的史料,然后统编定稿。可在一个国家出版三种文种,亦可各自出版本国文字。此创意若能实现,将是徐福研究的又一突破。
3、徐福研究逐步向应用性理论研究倾斜。
研究徐福东渡,既要重视其人其事、出海口登陆地、航海路线、历史意义的理论研究,也要重视弘扬徐福精神、加强对外交往、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近几年,应用性理论研究受到了重视,取得了明显成果。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徐福人文景观建设的迅速发展,赣榆、龙口、盐山、胶南、岱山徐福文化节的频繁举办,正是徐福应用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
总之,古往今来的徐福研究,中囯的史学工作者、徐福研究者皆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最后二十年,徐福研究成果颇为丰厚,徐福文化交流活动更为活跃,并以徐福研究为纽带,促进了徐福人文景观的建设,促进了徐福文化的传承,促进了国际间的友好交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已开始显现。
一、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近了徐福,走进了徐福文化。此时你的感情世界或是疑惑或是敬仰,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建议你去金山镇徐福祠看看,相信你的视觉肯定会受到中华文化的强烈冲击的。
二、假如“赣榆县徐福文化节组委会”向全县中学生征集文化节徽标,你打算参加徽标设计征集评选活动,请将你的设计图案画下来,并用简要语言说明设计理念。
第二章
第一节:人物名片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又作子赣,亦称作卫赐,春秋末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他17岁拜孔子为师,深得孔子学说真谛,被誉为“孔门十哲”之一,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子贡学绩上的优异,首先体现在他的“言语”水平的高超上。《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子贡是“言语”方面的优异者,也就是说子贡在说话技巧、演讲技能上有独到之处。据《左传》等史书可知,在孔子那个时代,外交礼宾人员的语言训练主要取之于《诗》,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习尚。孔子也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已成为当时语言训练的主要教本。《诗》就是后来成为“六经”之一的《诗经》。在《诗》的学习中,孔子不仅要求学子们搞通弄懂《诗》的本来意义,而且要求他们能对《诗》“活学活用”,在外交礼宾场合能顺手拈来以达己意,而这,没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是难以做到的。在孔子的门徒中,子贡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论语·学而》曾记载孔子、子贡师徒二人对答,子贡灵活运用《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来回答老师提问的情形。孔子认为子贡的回答十分贴切,“断章取义”恰到好处,故而称赞子贡:“始可与言《诗》已矣”,而且说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认为他对该诗的理解达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在《论语》中给予弟子“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样高度评价的还有另一位,那就是子夏,而子夏是“文学”上的优异者,这说明子贡不仅在“言语”上极为优异,即使在“文学”方面也毫不逊色于子游、子夏之徒。’《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说:“子贡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看来师徒二人经常争辩一些问题。使子贡在“言语”方面才能大加发挥的当属他赴齐、吴、越、晋四国的穿梭外交活动了。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子贡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说才能,引祸水于他人,使得四国国君对他的利害分析深信不疑,并纷纷采纳他的主张。《史记·仲尼弟子传列》载:“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子贡高超的演说技能和外交能力也在此次外交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论语》仅说子贡在“言语”方面优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对子贡在其它方面的卓越才能的认识。其实仅就“政事”方面的业绩而言,他也决不逊色于子路、冉求等人(此二人都是“政事”方面的优异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谓子贡“常相鲁、卫”。他的老师孔子也认为子贡有非凡的政治才能。《论语·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但孔于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从孔子列举的三个优点看,我们觉得子贡的优点——“达”,似乎更是从政者不可或缺的。所谓“达”就是通达事理,试想一个从政的人如果能够“通达事理”,他就会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全局和整体,而不会为繁琐的细枝末节所迷障,这样的人肯定会把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而子路的“果”(果断)、冉求的“艺”(多才多艺),都不过是从政必需之一端,他们同子贡的“达”相比应该说是低了一个档次。正因为子贡通达事理,又有杰出的“言语”才能,所以他才会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正因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会在出使齐、吴、越、晋四国的外交活动中得心应手,获得圆满成功。
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还有着卓越的天赋。《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这里的“废举”是指贱买贵卖。“转货”是指“随时转货以殖其资,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以成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子贡在学问、政绩、理财经商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有目共睹,有耳共闻,故其名声地位雀跃直上,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孔子。当时鲁国的大夫孙武就公开在朝廷说:“子贡贤于仲尼”。鲁国的另一大臣子服景伯把叔孙武叔的话转告了子贡,但子贡谦逊地说:“譬诸宫墙,赐(子贡)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孔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手之云,不亦宜乎?”意思是说:自己的那点学问本领好比矮墙里面的房屋,谁都能看得见,但孔子的学问本领则好比数仞高墙里面的宗庙景观,不得其门而入不得见,何况能寻得其门的又很少,正因如此,诸位才有这样不正确的看法。当时鲁国的另一个大臣陈子禽听到子贡的这通解释不以为然,他说:“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意谓你不过是谦恭罢了,难道仲尼真的比你强吗? 总之,所有这些对子贡的赞誉并非空穴来风,它说明子贡在当时的名声、地位和影响,确实已不在他的老师孔子之下。司马迁作为有远见卓识的史学家,他在《史记》中甚至认为孔子的名声之所以能布满天下,儒学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显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子贡推动的缘故。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这样写道:“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执而益彰乎?”孔子得“执”子贡而“益彰”实是不刊之论。试想子贡当年“常相鲁、卫”,出使列国,各国待之以上宾,其地位显赫一时,而且他又有一副伶牙利齿;每到一处在完成使命之后,每每要附带宣讲其老师的一套理论和主张,尽管孔子的那些理论主张有的与时代相李扦格,但看在子贡的面上,总要听一听,这在客观上就推销了孔子。孔子的儒学成为显学,孔于的名声布满天下,实与得“执”于贡这位高足弟子有关。司马迁对此看得很准。
尽管子贡有着多方面的建树与成就,但他在孔子面前却表现得非常谦虚。《论语·公冶长》记孔子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谁更强些)?”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贡对此是深知的,但孔子偏偏向子贡提这样的问题。子贡相当有涵养,他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其实到底子贡与颜回哪个强,世人有目共睹。子贡与颜回比,就政事言,颜回要交白卷;就生存能力言,颜回连生计也几乎维持不下去,《论语》说他“屡空”,看来断炊的事情亦经常发生,而子贡却是“家累千金”;论彰扬其师之美名,颜回更没有子贡那样的巨大能量。至于孔子遇危难、遭险恶时,子贡总能挺身而出,显其大智大勇。《史记·孔子世家》曾载孔子困陈、蔡,绝粮,情形十分危急,而当时孔子门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是“子贡使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凡此种种,不说颜回,即令三千弟子,哪个能与子贡相匹敌、论高低,孔子对子贡这样一个学绩优异、政绩沛然,经商能力卓异的弟子竟以为他不如颜回,这实在令人费解!看来即使聪明若孔子者,也有昧暗不明的时候。史实足以证明,子贡是孔门弟子中之最杰出者。
端木赐公元前456年卒于齐国。死后至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其为“黎侯”;宋大中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一、开一个小组讨论会,说说你对端木子贡的认识,谈谈你从端木子贡身上学到了什么?
二、阅读文本,了解端木子贡,参观历史遗迹“端木书台”,增加你对端木子贡的感性认识。
三、作诗抒怀:阅读了《人物名片》,了解了先人的学识风范,参观了历史遗迹“端木书台”,你也许有满腔的情愫要抒发表达。清代佚名文人有诗曰:端木曝书处,嶙峋石径开。一拳孕灵气,千古剩荒台。人往方封帙,年深字化苔。我来游胜境,骧首几徘徊。我们不妨学习古人,也来吟诵一首,以表达对先贤端木子贡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附:端木书台
江苏省第二大水库、赣榆县塔山境内的小塔山水库拦洪大坝西端的子贡山上,有块圆滑平整的大石名叫“端木晒书台”,据《光绪赣榆县志》记载:从明代起,“端木晒书台”即为“赣榆八景”之一。相传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在山上建端木书院(已毁),万松山更名为子贡山,晒书石被称作“端木书台”。
第二节:典籍剪影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译文:子贡说:“这里有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卖掉!我正等着识货的人来买呢!”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可以让他从政?”孔子说:“仲由果断,从政有何不可?”季康子又问:“子贡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说:“子贡通达事理,从政有何不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
曰:“瑚琏也。”
译文;子贡问孔子:“我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你啊,是一个成材的人。”子贡又问:“是何种材料的人呢?”孔子说:“你如同祭祀时用的瑚和琏两种珍贵的玉器。”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译文:孔子说:“颜回(安贫乐道),差不多是个完人了,(可是)衣食屡缺。子贡不听天命而经商,每次都猜中(物价的涨落)。”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译文:子贡要去掉每月初一国君祭祀于祖庙中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那只羊,以为不如革去了,不要杀羊。但是,我爱的却是这个礼,这个礼不能革去。”
吴会于卫。初,卫人杀吴行人而惧,谋於行人子羽。子羽曰;“吴方无道,无乃辱吾君,不如止也。”子木曰:“吴虽无道,犹足以患卫。往也!”
秋,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黄瑗盟。吴人藩卫侯之舍。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今吴不行礼於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子盍见太宰?”乃请束锦以行。语及卫故。太宰嚭曰:“寡君愿事卫君。卫君之来也缓,寡君惧,故将止之。”子贡曰:“卫君之来,必谋於其众,其众或欲或否,是以缓来。其欲来者,子之党也;其不欲来者,子之仇也,若执卫君,是堕党而崇仇也,夫堕子者得其志矣。且合诸侯而执卫君,谁敢不惧?堕党、崇仇,而惧诸侯,或者难以霸乎!“太宰嚭说,乃舍卫侯。
译文:吴国召集卫国参加诸侯会见。当初,卫国人杀了吴国的行人因而害怕,就和行人子羽商量。子羽说:“吴国正在无道的时候,恐怕会羞辱我们国君。不如不去。”子木说:“吴国即使无道,还足以祸害卫国。去吧!”
秋季,卫出公在郧地会见吴人。哀公和卫出公、宋国黄瑗结盟。吴国人围住了卫出公的馆舍。子服景伯对子贡说:“诸侯的会见,事情完了,盟主礼宾,所在地的主人馈送食物,以此相互辞别。现在吴国对卫国不执行礼节,反而围住他们国君的馆舍使他为难,您何不去见太宰?”子贡请求给了他五匹锦,就去了。谈到卫国的事情,太宰嚭说:“寡君愿意侍奉卫国国君,但是他来晚了,寡君害怕,所以要把他留下。”子贡说:“卫君前来,一定和他的臣下们商量,那些人有的同意他来,有的不同意他来,因此才来晚了。那些同意的人,是您的朋友。那些不同意的人,是您的仇人。如果拘禁了卫国国君,这是毁了朋友而抬高了仇人,那些想毁坏您的人就得意了。而且会合诸侯却拘留了卫国国君,谁敢不怕?毁坏了朋友,抬高了仇人,而又让诸侯害怕,也许难于称霸吧!”太宰嚭高兴了,就释放了卫出公。
田常欲作乱於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彊,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卻,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於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彊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柰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彊敌,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彊,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彊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彊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彊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彊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於会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原也。”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於齐,重甲困於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送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
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於吴,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後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於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於左右。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彊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鈇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以贺军吏。”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於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柰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於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彊。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於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译文:子贡在孔子那里学习后,退而做官于卫国,又在曹国和鲁国之间经商,孔子七十多个高足弟子之中,端木赐(即子贡)是最富有的。孔门的另一位高足原宪穷得连酒糟谷糠都吃不饱,栖身于贫穷的小巷子里。而子贡却乘着四马并驾齐驱的车子,带着束帛厚礼去访问、馈赠诸侯,所到之处,国君无不同他平等行礼。使孔子得以名扬天下,是因为有子贡在人前人后帮助他。这就是所谓得势益彰吧?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蓍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非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古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译文:孔子移居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出兵攻打陈国.楚国出兵救陈,驻军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边界上,楚国便派人聘请孔子。孔子正要前往答谢,陈、蔡两国的大夫暗中谋议说:“孔子是有才德的贤者,过去他所指责讥讽的都切中各诸侯的弊病。近来他常住陈、蔡之间,大夫们的为政措施多与孔子主张不合。现在,楚国是个大国,却来招聘孔子,孔子在楚国受到重用的话,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处境就危险了。”于是双方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围困孔子于野外。孔子无法动身,粮食也断绝了。随行弟子饿病了,许多人爬不起来,孔子还是诵诗、唱歌、弹琴不止。子路气愤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困窘就不能控制自己,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
子贡气得脸色都变了。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博学而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我是用一种基本原则贯穿于全部知识中的。”
孔子深知弟子们都怀愤恨之心,便叫来子路问道:“《诗》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它却徘徊在旷野‘。我们的主张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被困在这里?“子路说:”恐怕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吧?所以,人们才不信任我们。恐怕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们才不放我们通行。“孔子说:”有这么回事吗?仲由,假使有仁德的人能使人信任,那里会有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呢?要是有智慧的人必定能够处处通行无阻,那里会有王子比干的被剖心呢?”
子路离开后,子贡前来进见。孔子说:“赐啊,《诗》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它却徘徊在旷野‘。是我们的主张不对吗?我们为什么被困在这里?”子贡说:“老师的政治主张最为广大了,因此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老师何不降低自己的政治主张呢?”孔子说:“赐啊,一个好的农夫虽然善于播种,然而却不一定能得到好收成;好的工匠虽有精巧的手艺,然而却未必能使人们都称心如意;有才能有道德的人能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能按一定办法治理社会,统筹管理国家,然而却不一定能被社会容纳。现在,你不见坚信自己的理想,而是追求让人家容纳。赐啊,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出去后,颜回走进相见。孔子说:“颜回啊,《诗》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它却徘徊在旷野‘。我们的主张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困在这里?”颜回说:“老师的政治主张最为广大了,因此天下没有那个国家能容纳老师。虽然是这样,老师还是努力推行自己的主张,不被容纳有什么妨碍,不被容纳,然后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要是提不出治国道理,那是我们的耻辱,我们既然旗帜鲜明地坚持好的主张,却不被采纳,那就是当权者的耻辱了。不被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被容纳,然后才能出君子的本色!“孔子欣慰地笑着说:”是这样呀!颜家的好小子!要是你能成了大富翁,我一定做你的管帐先生。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译文:孔子被埋葬在鲁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都服丧三年。三年心丧完毕,互相告别而去,则痛哭一场,各又尽哀;有的弟子留下来继续守墓。只有子盖贡了一间小屋在坟地上看守,过了六年,然后才离去。
孔子晨作,负手曳杖,逍遥於门,而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吾将安仗?哲人其萎,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叹而言曰;“赐,汝来何迟,予畴昔梦坐尊於两楹之间,夏后氏殡於东阶之上,则犹在阼,殷人殡於两楹之间,既与宾主夹之,周人殡於西阶之上,则犹宾之,而某也殷人也。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余逮将死。”遂寝病,七日而终,时年七十三矣。
译文:有一天,孔子一清早就起来,背着手,拖着拐杖,在门口晃来晃去,唱着歌:“泰山是不是快倒了呢?栋梁是不是快腐朽了呢?圣哲的君子是不是要萎谢了呢/”唱完就进入家门坐下。子贡听了,自言自语道:“泰山快倒了,我能仰望什么;栋梁要腐朽了,我能依靠什么;圣哲的君子要萎谢了,我能效法什么。老师一定是生病了,我得去看看。”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跑入孔子家中,孔子笑笑对子贡说:“子贡啊!你怎么来得这么迟,我梦到我死后殡礼时,我的棺材是放在庙堂的两根前柱之间,我听说夏代的人,是把棺材放置在东边的台阶,商代的人放在两根前柱之间,周代的人放在西边台阶,看来我是殷商的人吧!世道丧乱,没有明德的君王,又有谁能接受我的学问理论来治理天下,我是将不久于人世了。”于是,孔子一病不起,七天后就过世了。享年七十三岁。
白罗(台湾著名学者)补充
一、这是孔子逝去前最后的记载,和《礼记》里几乎一字不易。
二、此时,颜回、子路已死,最后侍奉在旁的是子贡。孔子死后,一干学生守丧三年,子贡则“犯礼”居于墓侧六年之久,对以后成为跨国企业老板的子贡而言,这六年的“浪费”不能说不严重,而且,能让子贡这么聪明、在现实世界有能力呼风唤雨、理论上不太容易安静下来的人守墓六年,这样师生的情感是非常动人的。
|
子贡南游於楚,反於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翁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白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译文:子贡去南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北岸,看见一老人在菜园子里开畦整地,挖地道到井中,抱着水翁取水浇地,用力很多而见效甚少。子贡说:“这里有一种机械,一天能灌溉很多菜畦,用力很少而见效颇多,先生不愿意用吗?”
灌园的老人抬起头看着子贡说:“什么机械呢?”子贡说:“把一根木杠加工为灵活的机械,后重前轻,提水就像从中抽水似的,快的就像烧开的水向外溢出一样,其名叫做‘桔槔’。”
子贡见太宰嚭,太宰嚭问曰:“孔子何如?”对曰:“臣不足以知之。”太宰曰:“子不知,何以事之?”对曰:“惟不知,故事之,夫子其犹大山林也,百姓各足其材焉。”太宰嚭曰:“子增夫子乎?”对曰:“夫子不可增也。夫赐其犹一累壤也,以一累壤增大山,不益其高,且为不知。”太宰嚭曰:“然则子有所酌也。”对曰:“天下有大樽而子独不酌焉,不识谁之罪也。”
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卫将军文子问子贡曰:“季文子三穷而三通,何也?”子贡曰:“其穷事贤,其通举穷,其富分贫,其贵礼贱。穷而事贤则不悔;通而举穷则忠于朋友,富而分贫则宗族亲之;贵而礼贱则百姓戴之。其得之,固道也;失之,命也。”曰:“失而不得者,何也?”曰:“其穷不事贤,其通不举穷,其富不分贫,其贵不理贱,其得之,命也;其失之,固道也。”
东郭子惠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夫隐括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夫子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诗云:‘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莞苇淠淠。’言大者之旁,无所不容。”
子夏问仲尼曰:“颜渊之为人也,何若?”曰:“回之信,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也,何若?”曰:“赐之敏,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也,何若?”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也,何若?”曰:“师之庄,贤于丘也。”于是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者何为事先生?”曰:“坐,吾语汝。回能信而不能反,赐能敏而不能屈,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此四子者,丘不为也。夫所谓至圣之士,必见进退之利,屈伸之用者也。”
孔子曰:“赐不受命而贷殖焉。亿则屡中。”罪子贡善居积,亿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陶朱。
译文:孔子说:“子贡不听任天命而经商,每次都能猜中(物价的涨落)。”这是孔子指责子贡善于囤积货物,推测物价贵贱的时间,屡次推测得很准,所以他的财物就多,其富可以和当时的大富商陶朱公相比。
白圭、子贡转货致富,积累金玉,人谓术善学明。
译文:白圭、子贡经商致富,积累金玉,人们都认为他经商之术好,有学问。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
因谓野人曰:“子不耕於东海,吾不耕於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季孙之治鲁也,众杀人而必当其罪,多罚人而必当其过。子贡曰:“暴哉治乎?”季孙闻之,曰:“吾杀人当其罪,罚人必当其过,先生以为暴,何也?”子贡曰:夫奚不若子产之治郑?一年而负罚之过省,二年而刑杀之罪也,三年而库无拘人,故民归之如水就下,爱之如孝子敬父母。子产病将死,国人皆吁嗟曰:“谁可使代子产死者乎?”及其不免死也,士大夫哭之于朝,商贾哭之于市,农夫哭之于野,哭子产者,皆如丧父母。今窃闻夫子疾之时,则国人喜,活则国人皆骇。以死相贺,以生相恐,非暴而何哉?
译文:季孙氏治理鲁国,杀人很多,但一定与他们的罪名相符,惩罚人多,但一定与他们的过失相当。子贡说:“季孙氏的统治太残暴了。”季孙氏听到后,说:“我杀人一定要与他犯的罪相当,我处罚人也一定要与他犯的过失相当,先生却认为我残暴,这是为什么呢?“子贡说:你为什么不像子产治理郑国那样呢?他(以教化)治理国家,一年之后,因为过失而被处罚的就大大减少,两年之后,犯死罪的就没有了,三年之后,监狱里就没有被拘押的人了。所以老百姓归附他,就如同水向低处流,爱他就如同孝子敬重父母。(后来)子产得了病将要死时,全国的老百姓都叹息说:“(我们)谁能代替子产去死呢?”至到后来子产真的死了,士大夫在朝堂上为他而哭,经商的人在集市上为他而哭,农民在田野外为他而哭。哭子产的人,都像死去亲生父母一样。可是现在我听到,您得病的时侯,老百姓都很高兴,而你活着,老百姓却都很害怕。像这样,你如果死了,他们就相互庆贺,你如果活着,他们就很恐惧,不是残暴又是什么呢?
一、了解探究古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阅读查阅各种相关的历史古籍,有关记载端木子贡的历史史料有的附了译文,有的没有附译文,你有读不懂的地方吗?请在疑难处做好标记,学习小组通过查阅工具书互相解疑释惑。如果还有阅读障碍那么就请老师帮忙吧!
二、综观各则记载端木子贡的史料,你对端木子贡有何认识和评价?看谁说得最有见地。你对哪段记载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为什么?
三、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结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观点谈谈你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节:先贤圣言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所憎恶吗?”孔子说:“有憎恶。憎恶说人家坏话的人,憎恶在下位的人诽谤在上位的人,憎恶有勇力而无礼的人,憎恶果敢而不通道理的人。”孔子问:“子贡你有所憎恶吗?”子贡说:“憎恶把人家的话抄来当作自己才智的人,憎恶自己不知谦逊而却认为自己勇敢的人,憎恶专揭别人隐私却自认为是直言的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末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是,不如虽贫穷却很快乐,富贵而很爱礼仪。”子贡说;“《诗经》上说:‘(做学问)似象牙经过切磋,似美玉经过琢磨’,大概说的就是我们这种情况吧!”孔子说:“赐啊,(你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与你谈论《诗》了,因为告诉你过去的,你就可以推知将来的。”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我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都要与闻那一个国家的政事,这都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我们老师靠温、良、恭、俭、让才获得这些情况的。他这种求得的方法,不同于别人求得的方法吧。”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犹如日蚀和月蚀一样: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得到;改正过错时,人人都仰望他。”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道,没有坠入地下,仍旧留在人间。贤能的人能够认识它的重要方面。不贤的人只能认识它的次要方面。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道是无处不在的。我的老师是无处不学习的,又何必要有个固定的老师呢?”
叔孙顺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德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译文:叔孙武叔在上朝时对大夫们说:“子贡的贤智胜过了孔子。”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子贡。子贡说:“可以拿墙作比喻:我的贤智譬如一堵围墙,高不过人的肩膀,可以看见房屋的美好;至于夫子的贤智,如同高数丈的宫墙,如果你找不到它的门,不能走进房屋里去,那里面华丽宗庙、众多的房舍,在墙外是看不见的。(夫子高深的道,很少人明白)这如同宫墙的门,很少有人能找到。这样比喻夫子,不是很适宜的吗?”
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叔孙武叔毁谤孔子。
子贡说:“不要这样作,孔子是不能被毁弃的。别人的道德才智,如同丘陵,人还能够越过去。至于孔子,则如同太阳和月亮,是不能超越的。有些人虽然要和他恶绝,可是日月仍旧是日月,对他们有什么损伤呢?毁谤孔子的人多是不自量的人。”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也,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对孔子是如此地恭敬,难道他真的比你强吗?”子贡说:“君子说出一句话,(说的不错),人家就认为他是个有才智的人;(如果说错了),人家就认为他是个没有才智的人。所以说话不可不谨慎啊!孔子高不可及,就好像是天一样,是没法修造阶梯上去的。孔子如果能做诸侯,或做大夫,立一件政事,自然就会办成功;以教化引导人民,人民自然就会去实行;他修文德以安抚人民,远方的人民自然就会来归附;他役使人民,人民自然就会和悦地做。他活着的时候,很荣耀,等他去世了,人民无不为他而哀伤。像孔子这样的人,我怎么能赶得上呢?”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子贡说:“殷纣王的坏,不像传说的那么厉害。所以君子对于自己处于下流地位是很厌恶的,因为一处于下流地位,天下的一切坏事都会加到你的身上。”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能广泛地施恩于老百姓,并使大众都能得到救济怎么样?这样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何至于仁,一定是圣人了,这是连尧、舜也做不到的。凡是仁人,自己现在立在好地位,也要使别人同立在好地位,自己想飞黄腾达,也让别人飞黄腾达,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就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哀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子贡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余一人’非名也。”
译文:孔子年七十三岁,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己丑(十八日)去世。鲁哀公作了一篇悼辞说:“上天太不公平啦,不肯留下这位老人,让我一人在位,孤零零我深感内疚。啊!多么悲痛!尼父啊,我不再自我拘束了。”子贡说:“君主他大概不能终老在鲁国吧!老师说过:’失去礼节,秩序就要混乱;失去名分,就要产生过失。丧失意志就会惑乱,失去所宜就会出现过错。‘生前不能重用,死后作祭文吊唁人家,就不合礼法。以诸侯身份称’余一人‘。就不合名分了。”
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太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乃不寻盟。
译文:哀公在橐皋会见吴国人,吴王派太宰嚭请求重温过去的盟约。哀公不愿意,派子贡回答说:“盟誓,是用来巩固信用的,所以用诚心来约束它,用玉帛来奉献它,用言语来完成它,用神明来保证它。寡君认为如果有了盟约,就不能更改了。如果还是可以更改,每天盟誓又有什么好处?现在你说‘一定要重温过去的盟约’,如果可以重温,它同样可以寒凉下去的。”于是就没有重温盟约。
一、请仿照下列形式,选择端木子贡的一处言语,写写你的读解。【摘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宽容别人)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感悟】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摘录】
【翻译】
【感悟】
二、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对孔子治国思想的认识和思考。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要使一个国家安定,政治平稳,要有哪几个条件了
孔子回答说:“足兵,足食,民信,三者足矣.”
第一,国家要稳定,必需要有强大的武力保障。
第二,丰衣足食,人民要有足够的粮食。
第三,人民要有信念。
他的弟子矫情道:三个条件太多了,要去掉一个,您去哪一个了。”
孔子说:“那就去掉足兵,就不要武力保障了。”子贡说还要去一个。
孔子思考后认真地说:“去掉足食吧。”我们宁可饿死。
接着又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摘自《于丹〈论语心得〉》
三、你同意孔子判定人物好坏的标准吗?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第四节:于丹《论语》心得之《天地人之道》
序言:《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其实论语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但是我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吗?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大家别以为说,孔夫子的《论语》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我们觉得它是高深的,它是一种高不可及的。这里面有多少奥秘吗?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说白了,我认为论语在我们今天的观点去看过去,它是一本非常朴素的,能够相关于以人伦为起点,教给每一个人在现代生活中,获得心灵快乐,能够熟悉现代这种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就是这么一本语录。其实论语很简单,两千五百年以前,论语是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片片断断,留下来的课堂笔记,他的学生把这些给编篡起来,后来就成了论语。所以在《汉书·艺文志》上有这么一段界定: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就是弟子们在提问,他回答的时候“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大家有问有答、有来有往。就是这种提问和回答之间,只言片语,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到后来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大家把这些言论集结在一起,就成了一本论语。所以今天看到的论语,我们会觉得没有什么太深的逻辑性,在论语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故事、一个严谨的阐述,论语都是很简短很简短的一些言辞。
学生:老师您再多说几句行不行。您总是那么三言两语的,我们怎么作课堂笔记呀?
孔子:我本来就什么都不想说。
学生:老师,您要是什么都不说,我们记什么呀?
那么他老师怎么回答他呢?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实这就是一种教育。他老师跟他说:“你看,苍天在上,噩古已然,它说话吗?它不说话,不是照样春夏秋冬四季照样风调雨顺吗?大地上不是万物生长吗?你去看天说话。”所以其实论语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以一种朴素的、温暖的,言传身教的生活态度,去影响他的弟子,大家都知道,孔夫子这一生号称弟子三千,其中成就七十二贤人。这些人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他们是把那种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但是不依赖那些连篇累牍、宏观的那种大的言论。我们说论语他终极的传递,是传递了一种态度。其实在论语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他教育学生的时候,讲世间道理的时候,从来没有过声色俱厉,他一定是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权的这种口气,其实这样一个态度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哲学观。为什么我们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的意义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他是那些最有行动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这样一些人。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生长脱胎出来的,而不是从空而降的,所以说起整个这种天地开辟造世的故事。我们可以想一想,最早的时候,中国最早的创世纪怎么来的呢,是由盘古开天辟地来得,但是这个开辟,不像西方神话讲的那种突变,比如说拿一把大斧子,啪,辟开,然后金光四射,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天地万物,这不是中国人的叙事情感。中国人习惯的叙事象《三五历纪》里面描述的那样,是一个从容和缓而值得憧憬的漫长的过程。
它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它说天地混沌如鸡子,很大在那里安安静静,盘古生其中,一共呆了多久呢,万八千岁,天地开辟,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地开了,但是它不是一个固体啪的裂开,而是两股气分开了。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就是阳气上升变成了我们蔚蓝的天空;浊气下降变成了我们脚下的土地。
盘古在其中,是不是开天辟地就完了呢,其实,这种成长刚刚开始。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所以叫做一日九变,每天都在微妙的变化着,象一个新生的婴儿一样,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叫做“神于天,圣于地”。一个好的人格应该是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天空,让你可以有飞翔的翅膀,不妥协于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但另一方面,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要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那是梦想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如果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那是务实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其实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孔夫子这个圣人就像盘古一样。
所以这个故事接着讲,说后来天地还在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呢,日长一丈,他跟着天地一块长,所以长到最后的时候,如此万八千,又长了一万八千年,最后是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叫天地人是三才,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大家也熟悉西方神话,你会发现他们往往是强调一种激情、感性、神秘这样的一些印象;而中国呢是强调了一种庄严理性和一种温柔敦厚之美,这就是孔夫子这个圣人的姿态。
应该说孔夫子在后世流传的这个形象是学生们用自己的爱戴给他加上的东西,但是更多的是他一种传导出来的内心有一种饱和的力量,这就是后来孟子夫子所说我善养我浩然之气,就是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他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话外音:《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的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什么叫天人合一,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了天地给我们的力量,就是一个人在自然中的和谐。现在我们正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它一定有你跟生物之间,跟动物之间你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有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这样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所以孔夫子在论语里面流露出来的更多的东西是颜色上非常和缓,交给你日常的道理,但是他的内心非常的庄严,他的内心里面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呢,那就是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曾经,他的学生子贡问:老师,我们跟您学了这么多,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当大官,您说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治理国家呢?
孔子说:只要三条就足矣。第一,强大的军队;第二,足够的粮食;第三,人民对国家的信仰。这叫“子贡问政”,从政需要什么,一个国家想要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大家一般想还不得洋洋万言啊,老师说的很简单“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说我告诉你就三条,第一叫国家机器,必须有强大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足够的粮食,丰衣足食,第三条就是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他说有三条就够了,挺简单吧。这学生矫情,说三条不行,太多了,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我非得去一条您说去什么,老是也不急,说去兵,那咱就不要兵力了,人总得吃饭,但还得有信仰。子贡还不干,非得要再问,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这两条您再给我去一个,老师非常认真的告诉他,曰,去食。我们宁可不要粮食了,然后老师说了一句结论,叫做“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说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自古而今谁不死啊,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其实,什么是政治?政治并不一定让大家都过上一种物质文明上的发达生活,他仅仅是一个标志,真正来自于内心的那种安定和对于一种政权的认可,这些都是来源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矣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前几天呢,我在读者文摘上看到一个说法,说评估二十一世纪我们各个国家生活好与不好,已经不简简单单是过去的一个标准,大家都知道是GDP。GDP我们国家增长一直都很快,年年都在提升,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GNH,是什么呢,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的富强,不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看每一个老百姓他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感,他在这个社会中觉得安全吗,他快乐吗,他对他的生活真正认同吗,他满意吗。而这个指数在中国很有意思,我们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国际的调查,当时显示我们国家的幸福指数是不太高的,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四点多,到了91年的时候再参加调查发现随着整个物质文明的提升,当时也是进行了很多改革,这个幸福指数提高了,当时到了百分之七十三左右;但是等到了96年再参加调查的时候发现这个指数下跌到68%了,这是一个很令人困惑的事情。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盛的时候,我们现代人有可能会遭遇更为复杂的心灵困惑。
大家肯定会有同感,今天我们的困惑是选择太多了。我们可以选择这个,可以选择那个,所以大家困顿。其实大家谁都不愿过苦日子,但是在相对的,比如说不太满意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享受到今天的快乐吗,我们每一个人追问内心,我们会有一种安顿吗?这一点让我们回到《论语》看一看两千五百多年以前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多么贫困呀,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但是孔夫子评价过他的一个学生,就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大家都知道,他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
他说: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话什么意思呢,一箪食,家里头粮食很少,不能是满仓满斗的,可能刚刚够煮饭就那么一小笸箩;一瓢饮,一个水瓢里头的水,够喝的水就完了;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陋巷,非常破烂的小地方;这一切,可能很多人说,那我们没办法选择,生活就是这样。难的不是说他生活在这种境遇中捱过来,难的是他的生活态度,叫做回也不改其乐,而别人怎么样呢,孔夫子说,人不堪其忧,所有人都会被此困扰,在抱怨的时候,而颜回从来不改变他那种乐观的态度,所以他说贤者回也,又感叹一声这才是真正的贤德。就是在什么样的物质环境下都不改变心境的那种坦然和安宁。其实我们想一想,在今天听到这样的言论来讲对我们的心里是挺温暖的,因为我们受的困顿太多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人会越来越不满,因为你总会看到周围还有更富的阶层,总会有一些人让你感到心里的不平衡,这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是有两种功能的,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无限深刻的去发现内心。孔夫子能够交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所以在今天,恒心与定力对人来讲是什么呢,它是让我们在这么一个苍茫大千世界里面能够做成一点点事情,最后心里的那么一个依据和底线。有些奇迹其实就是在坚持中完成,有些奇迹永远不是那些最机灵和最聪明的人能做完的。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有一大群小青蛙,有一天在外面玩着玩着,看到一个高耸入云的铁塔。小青蛙们就在一起忽发奇想,说我们能不能爬到塔尖上?然后大家都很受这个理想感召,说爬呀爬呀,呼朋唤友就开始爬了。爬着爬着呢,被太阳晒得气喘吁吁,就开始有人怀疑,有人质疑说我们傻不傻,咱们干吗去啊,为什么要爬啊,这谁说的啊。说着说着,有一个停下来就有三个停下来,就有五个停下来,逐渐逐渐,大家不仅停下来了而且都在嘲笑自己的想法,说真是挺傻的,干吗呀,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很奇怪呀,有一只最小的青蛙它还在爬,它的速度也不快,就一点一点的往上爬,后来大家瞠目结舌,大家都不说话了就看着它。终于看着它以缓慢的速度最终自己到达了塔尖。等到它下来以后呢,大家都敬佩的不得了,就上去问它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为什么你自己上去了,然后大家恍然大悟,这个答案大家听了也许是出乎意外的:这只小青蛙是